-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鞍马(ān mǎ)的意思:鞍马是一个指代骑马的动作,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姿态或能力。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发举(fā jǔ)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逐渐展示出来。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横绝(hèng jué)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达到绝顶,超越一切,无人可比。
劳形(láo xíng)的意思:过度劳累,使身体疲惫。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坡仙(pō x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具有超凡的才能和技艺。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雾露(wù lù)的意思:指早晨或晚间的露水,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短暂或虚幻。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夜行(yè xíng)的意思:在夜晚进行行动。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孤独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首句“底事劳劳形与神,道途鞍马动经旬”开篇即点明了旅途的劳顿与疲惫,诗人奔波于道路之上,时间已过去数旬。接着,“烟横绝涧疑无地,风响深林似有人”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绝涧之上的烟雾仿佛暗示着前方道路的渺茫,而深林中的风声则似乎在呼唤着旅人的脚步。诗人清晨出发时,雾露弥漫,夜晚则仰望星空,以星辰为伴。最后,“何时却逐桑榆晚?爱杀坡仙此语真”表达了诗人对于结束旅程、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对苏轼(坡仙)的诗句表示了深深的认同与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真上人琴歌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
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
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
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苍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
陇头琴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
此声感物何太灵,十二衔珠下仙鹄。
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
为余试弹广陵散,鬼物悲哀晋方乱。
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
兴亡哀乐不我遁,坐中可见天下心。
感公遗我正始音,何以报之千黄金。
豆粥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韭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