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南岭(nán lǐng)的意思:指南方山岭,泛指南方。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凄清(qī qīng)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凄凉无人。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欷歔(xī xū)的意思:形容悲伤、叹息的样子。
心计(xīn jì)的意思:指心机、计谋,特指用心机来算计他人,图谋私利。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高楼乍度雁声初”,以雁鸣开篇,暗示季节转换,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接着,“节物惊心计已疏”一句,点明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两句,通过露水、月光、风声和书籍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清,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露珠在月光下闪烁,仿佛是时间的痕迹;北来的书信在风中显得格外冷落,象征着远方消息的稀少和人情的淡薄。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矰缴,即箭,这里比喻社会上的各种束缚和压力。诗人看到的是,无论走到哪里,这些束缚都无处不在,自古以来,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但似乎总感到力不从心。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最后,“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表达了诗人与世间万物共感悲凉的心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这里的“尔”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共同面对人生的艰难和挑战。诗人站在山峰之巅,不禁发出深沉的叹息,预示着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郭熙画秋山平远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江神子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赠终南兰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