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
《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全文
清 / 巨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枇杷(pí bà)的意思:枇杷是一种水果,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像枇杷。

诗僧(shī sēng)的意思:指能够写出优秀诗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具有诗才的人。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一是(yī shì)的意思:表示列举中的第一个,也可表示一个事物的首要因素或条件。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自矜(zì jī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负自满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身份与名声的深刻思考。首句“枇杷树下泪如绳”,以枇杷树为背景,借泪水的流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某种境遇的无奈或哀伤。枇杷树常被视为坚韧与持久的象征,而泪水如绳,则可能寓意着诗人情感的连绵不绝,或是对某种坚持的自我反省。

次句“柳絮沾泥只自矜”,运用了柳絮随风飘扬,最终落于泥土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自我评价与现实境遇之间的矛盾。柳絮象征着轻盈、自由,但最终却不得不面对泥土的束缚,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与社会地位之间差距的自省与反思。

后两句“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色见声求无一是”意味着在追求名声与认可的过程中,诗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期待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外界的误解、偏见或是自己内心的挣扎所导致。后半句“耻为人唤作诗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贴上特定标签、失去个性与独立性的反感和羞愧。这不仅是对身份认同的探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自由和个人尊严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身份、名声、自我认知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期待之间冲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巨赞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一

寂寞万峰头,佳节成虚度。

贫无一盏灯,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价太穹,无缝塔入门辨主。

厕筹子动地放光,利市官招财满库。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六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老倒白云,说迷说悟。

一茎草上建琼楼,熟睡饶谵语。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

一坞耕樵,门扃绿萝。富骄时少,贫乐时多。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

涧水松声交节奏,何似东山瓦鼓歌。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

平如镜面,险似悬崖。不容拟议,岂属安排。

闪电光中行活路,大悲院里赴村斋。

(0)

日本慈源禅人归国请偈

牧间今年六十八,湖上掩关期养拙。

万缘不挂一丝头,对客懒饶三寸舌。

问吾道,秧田泼绿农誇好。

问吾禅,烟林噪晚声未闻。

无端外国人瞒我,插片木头讨甚么。

吃盏粗茶送出门,海山啼断催归鸟。

(0)

怀樗寮

半生鱼佩解黄金,泉石郊坰得趣深。

幽兴发时闲副墨,俗尘捐处静观心。

圣贤炉冶镕声色,妙密工夫铿古今。

遐想莲居驰梦远,未应轻易到瑶林。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