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畴入舸波仍撼,万灶鸣蛙夜却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北土(běi tǔ)的意思:指偏僻、边远的地方。
垂涕(chuí tì)的意思:指眼泪流下来,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发端(fā du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函封(hán fēng)的意思:封存文件或信函,不予公开。
旱魃(hàn bá)的意思:指旱灾严重,长时间无雨的天气。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洪潦(hóng liáo)的意思:指洪水泛滥或形容事物失去控制、无法控制的状态。
怀襄(huái xiāng)的意思:指怀抱、怀藏、拥有。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水乡(shuǐ xiāng)的意思:指水道纵横、水系发达的乡村或地区。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重怀(zhòng huái)的意思:怀念、思念、想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场发生在端午节期间的洪水灾害,诗人黄士俊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灾民的苦难与哀伤。
首联“农事频年叹水乡,忽惊洪潦发端阳”,开篇即点明了水乡农民连续几年的辛劳与期待,却在端午节这天突然遭遇洪水,表达了对自然灾难突如其来、破坏农事的无奈与痛心。
颔联“千畴入舸波仍撼,万灶鸣蛙夜却长”,进一步描绘了洪水肆虐的场景。千亩农田被洪水淹没,船只在波涛中摇晃,夜晚蛙声不断,暗示了灾情的严重和持续时间之长,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凄凉与无助的氛围。
颈联“北土才闻伤旱魃,西江何事重怀襄”,对比了北方因干旱而遭受的痛苦与南方此次洪水灾害的再次发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频繁、地区间灾情不均的忧虑。
尾联“嗷嗷满目堪垂涕,愿借函封达建章”则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深切的同情和对朝廷的呼吁。满目的哀鸿景象让人心生悲悯,诗人希望借助书信向皇帝表达灾情,请求援助,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和无力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间疾苦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罗汉过海图
阿谁解衣盘礴裸,作此中乘第一果。
等閒地狱骇屠沽,如许风波无不可。
巨浸弥天灵怪百,现前幻境元非我。
腾蹈逍遥容易去,只有虚空无障裹。
般若岸,金刚山,超登只在霎时间。
为吾说与诸尊者,更有海门关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