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与世隔,抱卷未云穷。
以我闭门意,悉君率野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沉浸于书籍与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谢元汴通过“一汉与世隔”,表达了自己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仿佛是古代的隐士,专注于阅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以“闭门意”和“率野衷”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豁达态度。
“残书蔽古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堆积在老旧的屋子里,暗示了知识的积累与时间的流逝。“霜落下秋空”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最后,“鸣马萧萧际,于兹莫不同”表达了诗人与外界虽有距离,但内心却能与自然界的声响共鸣,这种共鸣超越了物理的距离,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黄昏庭院,轻寒帘幕,低花小几纤瓶。
衾冷玉鹅,香焦宝鸭,绵宵漏板无声。栏外雨冥冥。
料炉灰和梦,多半零星。
珠箔飘灯,照人心眼是疏棂。无言懒炙银筝。
怕弦凄调促,月暗花醒。
春事水流,年光箭短,禁他百样飘零。曲槛那时凭。
记屧廊西畔,立尽残更。
不听啼鹃,也应无睡到天明。
晚烟无极,乱山围郭,登眺长记儿时。
楼名多景,江涵残照,迁客是处留题。
自童年去国,■■■、谁异同归。
萦怀处,想前史,风流人物襟期。
朱家船、看漫张尺幅,云蒸纸素淋漓。
苔攒千树,风来疑动,江山愈感雄奇。
问蕲王战鼓,争便似、芒角星旗。
想君更写新图,扫空万古遗规。
傍流沈沈隐碧,万行树。
旧约同擘纤红,佳会惊初遇。
蛮乡荔子重拈,正好相思处。
清夜梦省,欢情觉来苦。蝉鬓委照,玉镜含娇妩。
漫想真妃,步贴翠盘能舞。
挂绿枝头,点点繁星映镫户。望极空教愁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