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撷韭秋撷菘,有客有客鹇与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火(fā huǒ)的意思:指生气、发怒,形容情绪激动或愤怒。
风听(fēng tīng)的意思:指人们对风声耳熟能详,能够凭借细微的线索就能得知一件事情的真相或者消息。
火势(huǒ shì)的意思:指火焰的燃烧势头,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形势的紧迫。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瓦瓯(wǎ ōu)的意思:指形状像瓦器的容器,比喻外表美观而内里空虚、无用。
文石(wén shí)的意思:指书籍和文献,也可指碑文和铭文。
燕幕(yàn mù)的意思:燕幕是指古代燕国的幕帐,也用来比喻君主的统治权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回忆与向往。首句“世路攲危如燕幕”,以燕巢比喻世事的不稳定和危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之意。接着,“未厌山中昔牢落”则表明诗人对过去在山中的生活虽有孤独之感,但并未完全厌倦,反而是怀有深深的情感。
“春前撷韭秋撷菘”,描述了山中生活的季节性活动,春天采摘韭菜,秋天采摘白菜,充满了自然的节奏感和生活的实际性。“有客有客鹇与鹤”,则通过邀请朋友来共享山中生活,以及与鹇(一种类似雉的鸟类)和鹤为伴,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瓦瓯铁杓文石樽,枯樵发火势易燉”,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使用瓦制的碗、铁制的勺子和石头制成的酒器,以及用枯木生火煮食,体现了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朴素。最后,“得酒径就山僧温,听风听雨取次论”,表达了诗人与山中僧侣饮酒谈天,享受自然界的风声雨声,过着随性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
乘舟得顺风,如鸟新插羽。
甓湖五十里,浪破雪花舞。
不知岸势回,欻觉帆力举。
却望烟中竿,参差数家聚。
高沙旧游处,酒贱鱼可煮。
伸眉一笑粲,对面九疑阻。
得非龙爱珠,逞俊挟双橹。
意令明月胎,光燄閟不吐。
我诗初未工,聊用相媚妩。
后朝妙高台,呼云作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