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其二》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重清夜仰昭回旱魃知从何处来。

不是幽人祈得雨,又烦丹诏风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旱魃(hàn bá)的意思:指旱灾严重,长时间无雨的天气。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昭回(zhāo huí)的意思:昭回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思是明亮而清晰。

知从(zhī cóng)的意思:顺从、听从

走风(zǒu fēng)的意思:指消息传播得很快,迅速传遍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祈雨的场景与期待之心。首句“九重清夜仰昭回”,以“九重”象征皇权之高远,“清夜”则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庄重,诗人仰望天空,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昭示。次句“旱魃知从何处来”,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旱神,此处借指干旱现象,诗人疑惑地询问干旱从何而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担忧。

接着,“不是幽人祈得雨”,“幽人”常指隐居之人,这里暗示是某位隐士通过祈祷求得了雨水,但诗人紧接着否定这一假设,转而说“又烦丹诏走风雷”。丹诏,即帝王的诏书,此处指皇帝通过发布诏令,借助天威(风雷)来降雨。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皇权干预自然现象的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对干旱的焦虑、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皇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诗中寓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宇宙秩序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夜坐

下帘划袜移,萧寥夜又冷。

窗纱厌白地,位以瓶花影。

微风尔何来,欺我炉烟挺。

昔年两无寐,索句银烛秉。

画屏看双星,娇宠形影并。

无眠更延伫,钗划月痕等。

良夜去迢迢,有如兰釭耿。

与君复此夕,静味当细领。

宿雨响不停,谯楼静而迥。

独怜栖鸟惊,踏踏怯寒梗。

(0)

山行遇雨

惊风挟急雨,飒沓千山昏。

黑云塞天地,陵谷茫不分。

客子迷故路,四顾惊心魂。

奇峰阻我前,何以回车辕。

行行且复上,瘦马凌巑岏。

砰訇走涧石,冻瀑如雷奔。

轻冰结衣襟,山气厉严寒。

远游意良苦,悲彼《行路难》。

日暮念故乡,东望空长叹。

(0)

寄大兄

离怀渺渺一缄书,寄向春风且任渠。

何限洮河东去水,此中无处著双鱼。

(0)

咏史·其一

千古牛衣肯死忠,直臣折槛亦奇功。

诸儒杜谷真无赖,谏表区区说后宫。

(0)

送侄女之鸳湖

呕哑柔橹划波轻,水驿江村路几程。

木落寒山秋色远,云开断塔夕阳明。

寄书恐阻天边雁,折柳愁听笛里声。

此去胜游应记得,一楼烟雨暗重城。

(0)

读岱山姊遗诗

于兹廿载死生离,亚字阑干独立时。

赤鲤不传泉下信,红镫忍读旧存诗。

频逢梦里浑如昔,每到花时不减思。

愁听子规声断续,暝烟疏雨一帘垂。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