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林 信 州 宋 /赵 蕃 岭 近 梅 花 开 已 多 ,水 南 梅 事 又 如 何 。使 君 假 日 曾 游 否 ,客 子 临 风 空 屡 哦 。好 士 何 妨 勤 下 榻 ,丰 年 那 有 拙 催 科 。倦 游 我 亦 怀 三 径 ,何 况 传 闻 政 免 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假日(jià rì)的意思:指休息、放假的日子。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下榻(xià tà)的意思:指暂时歇脚、住宿。
- 注释
- 岭:山岭。
近:靠近。
梅花:梅花。
开已多:已经盛开。
水南:水的南边。
梅事:梅花盛开的情况。
如何:怎么样。
使君:地方长官。
假日:假期。
曾游否:曾经游览过吗。
客子:旅人。
临风:面对清风。
空屡哦:只能空自吟哦。
好士:喜好贤士。
何妨:不妨。
勤下榻:常设宴席。
丰年:丰收之年。
拙催科:急于征税。
倦游:疲于奔走。
怀三径:怀念归隐生活(‘三径’指隐居的小路)。
政免苛:政策宽松无苛政。
- 翻译
- 山岭靠近的地方梅花已经盛开,水南边的梅花又怎么样呢?
地方长官在假期里曾来游览过吗?我这个旅人面对清风只能空自吟哦。
对待贤士不妨常设宴席,丰收之年又何必急于征税呢?
疲于奔走的我也怀念归隐的生活,更何况听说现在政策宽松无苛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林信州的一首赠别之作。首句“岭近梅花开已多”,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南方春天的到来。次句“水南梅事又如何”,进一步询问林信州那里的梅花是否也如岭上般繁盛,流露出对友人所在地的好奇与关切。
第三句“使君假日曾游否”,以“使君”称呼林信州,询问他是否有暇游览欣赏这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心。第四句“客子临风空屡哦”,诗人自比为客居之人,只能在风中吟咏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不能亲至的遗憾。
第五句“好士何妨勤下榻”,诗人鼓励林信州作为地方官,应热情款待贤能之士,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第六句“丰年那有拙催科”,则希望在丰收之年,不必过于严苛地催促赋税,展现出对百姓福祉的关怀。
最后两句“倦游我亦怀三径,何况传闻政免苛”,诗人表示自己厌倦了宦游生活,渴望归隐田园,而林信州的地方治理若能宽松,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问候,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冈张儒士清河张尹弟也上便宜七十五事既赐施行矣买舟南还搢绅多赋诗·其二
楚江孤月水如罗,双桨轻摇自啸歌。
瑞鹤圆吭鸣赤日,大鸿寒影在清河。
平沙漠漠山城小,世路悠悠野径多。
父老莫惊风采异,麻衣曾许拜銮坡。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其三
古人重在民,今人重在官。
官威日赫赫,民力何能宽。
县吏夜持符,赋役纷无端。
春蚕寒未下,春苗生未繁。
急解妇子裾,典当充朝餐。
生计岂不念,所惜肢体残。
大位取快意,不问穷途寒。
卓哉阳亢宗,芳声今未刊。
君去谁当语,俛首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