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林寺二首·其二》
《宝林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宋日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宝林上刹独觉中尊

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

空门法嗣,俗舍有闻孙

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林(bǎo lín)的意思:指珍贵的树木丛生的地方,也比喻出产名贵的物品的地方。

独觉(dú jué)的意思:指个人主观认识到某种情况或问题,而其他人却没有意识到。

法嗣(fǎ sì)的意思:指继承前人的才能和业绩,接续前人的事业。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民欲(mín yù)的意思:指人民的需求和欲望。

上刹(shàng shā)的意思:上升的速度很快,迅猛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闻孙(wén sūn)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故意装作不知道。

真身(zhēn shēn)的意思:真实的身份或本体。

中尊(zhōng z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居中尊贵,受到众人的敬重和崇拜。

注释
宝林:佛教名胜之地。
上刹:高级寺庙。
石室:存放佛像的石头建筑。
苔碑:长满青苔的古碑。
法嗣:佛法的继承者。
俗舍:世俗的住所。
枌榆:古代常用于比喻故乡或民间。
万古恩:长久以来的恩惠。
翻译
宝林寺与上刹相连,佛像在此显得特别尊贵。
石室中的佛像隐藏其中,古老的苔藓碑文记录着胜迹。
佛法在空门中得以传承,世俗居所也有后人子孙延续。
无论晴天雨日,都顺应百姓的心愿,枌榆树下蕴含着万古的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胜地的宁静与神圣。"宝林连上刹,独觉佛中尊"表达了宝林寺作为佛教圣地的一片崇敬之情,"独觉"强调了这里佛法的深邃和纯净。"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则描绘了一种时间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石室里隐藏着佛祖的真实躯体,而古老的碑文上记录了往昔的辉煌。

"空门留法嗣,俗舍有闻孙"表明宝林寺不仅是佛法传承之地,同时也是世人了解佛法、寻求智慧的地方。"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则寓意深远,既有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有对历史长河中佛恩泽被赋予后人的感念。

整首诗通过对宝林寺外在景观与内在精神气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佛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宋日隆
朝代:宋

宋日隆(一二三五~?),字伯文,又字道大,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二十二。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知连江县(民国《连江县志》卷一二)。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

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

去啄从江鹤,相呼任竹鸡。

朝来放朝请,始与逸人齐。

(0)

和王仲仪二首·其一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于用,捐躯死其常。

(0)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吾家有嘉树,红蕊开朝雾。

笑杏少清香,鄙梅多俗趣。

江都别乘居,似见句溪圃。

坐中勿苦疑,结子看春暮。

(0)

别钟京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

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

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0)

同朱表臣及诸君游樊氏园

五年前上去,乃从许公过。

旧物此君在,后生新笋多。

朱樱繁且熟,黄鸟啄仍歌。

一一如当日,乘高奈兴何。

(0)

琴高鱼和公仪

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

吾物吾乡不须念,太官常膳有肥羊。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