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帝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yángshàngzhǔgōngyángshàngshū
táng / qún

luòmàotáibiānbànhuángxíngrénchóuchàngduìzhòngyáng

jīngzhōujiànhuánxuānwèichènbēiqiūxi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宣武(xuān wǔ)的意思:宣扬武力,宣传战争。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注释
落帽台:指代某处历史遗迹,与落帽有关的典故。
菊半黄:秋季菊花盛开,但此处暗示凋零。
行人:过客或诗人自己。
惆怅:心情忧郁、失落。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荆州: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桓宣武:桓温,东晋名将,曾有‘南征北战’之称。
悲秋:秋天常引人感伤的情绪。
帝乡:指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翻译
落帽台边菊花已半黄,行人心中充满惆怅面对着重阳节。
在荆州初次见到桓宣武,他为了赶上悲凉的秋天,决心进入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的景象,诗人通过落帽台边菊花半黄、行人对着重阳感慨的情形,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荆州一见桓宣武,点出了历史上的兴衰更替,桓宣武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提及他或许是在暗示时光流转、英雄辈出的无常。

诗人通过“为趁悲秋入帝乡”一句表达了自己面对历史沧桑之感的沉重与悲凉。帝乡通常指代王朝的都城,这里可能是指古蜀汉的都城成都,或者更广义地代表着往昔时代的遗迹。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在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情感真挚且充满历史沧桑感,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和历史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壬辰日蚀

忆昔度宗皇帝时,十年十三日食之。

似道赑屃湖海曲,天子宫庭耽乐嬉。

满朝翕翕皆妇人,祸来照镜方画眉。

北军顺流日食既,两国正尔争雄雌。

兴亡岂必皆有数,百年以来士气衰。

文臣髀肉不识马,武士惊魄怕见旗。

(0)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三

投灯飞烛未为愚,接迹纷纷是可诛。

缘木得鱼还有样,便教焚却孔明庐。

(0)

和菜花·其二

华实根荄若个般,深知始解识咸酸。

争春岂敢当红紫,贴地何能助碧丹。

未说馀膏尤济用,最令中色直堪餐。

洛阳个个知扬拨,此物却无人会看。

(0)

凭阑二首·其一

南浦路东西,佳人不可期。

断云荒草渡,归鸟夕阳枝。

心事十二曲,头颅太半丝。

低徊问流水,去去复何之。

(0)

咏史·其三诸葛孔明

苍苍石穴五百里,炎热寒凉一汉家。

绛灌萧韩同故道,关张不共出褒斜。

(0)

咏史.房玄龄

周公制礼凤凰鸣,渠肯抽戈指建成。

李绩牛山犹雨露,玄龄夜气失澄清。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