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家 五 弦 唐 /张 祜 五 条 弦 出 万 端 情 ,撚 拨 间 关 漫 态 生 。唯 羡 风 流 田 太 守 ,小 金 铃 子 耳 边 鸣 。
- 翻译
- 五条琴弦弹奏出千变万化的情感,每一次拨弄都展现出各种姿态。
我只羡慕那风流倜傥的田太守,他的小金铃在耳边轻轻作响。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王家五弦》,创作于唐朝,由诗人张祜所著。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中融合了对音乐之美的描绘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五条弦出万端情”表达了通过琴瑟发出的声音能够抒发无限的情感。这里的“五条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五弦琴,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深邃联系。
接着,“撚拨间关漫态生”则形容了演奏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滑动,产生出的音符如同溪流般自然而生。"撚拨"一词描绘了弹奏时的细腻动作,而“漫态生”则是对音乐美感的形容,展示出诗人对于音乐之美的敏锐感受。
第三句“唯羡风流田太守”中,“田太守”指的是历史上以文雅知名的官员,如唐代的田园等。这里的“唯羡”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能欣赏音乐之美的人物的仰慕与羡慕。
最后一句“小金铃子耳边鸣”则描绘了一种细腻的情景,即在演奏过程中,小巧的金铃随着手指的撚拨而发出悦耳的声音,似乎就在耳旁回响。这里的小金铃子极可能是装饰在琴瑟上的小物件,增添了音乐演奏时的氛围和情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乐器弹奏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上文雅之士的怀念,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切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身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乐府.上阳白发人.悯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新乐府.上阳白发人.悯怨旷也》【唐·白居易】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967c66ba4b1198865.html
九江春望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