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
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斜立西风,打帘黄叶厚。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低低(dī dī)的意思:低下、不高。
飞溜(fēi liū)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飞一般滑溜。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凝雾(níng wù)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凝结成片。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云互(yún hù)的意思:指云彩相互交错,形成云层密布的景象。也比喻众多人或事物互相交错、纷杂。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中知(zhōng zhī)的意思: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深处的小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以“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开篇,描绘了小屋紧邻流水,门前是溪流的生动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接下来,“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将光影、云彩与泉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既有光影的流转,又有水流的灵动,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烟凝雾皱。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烟雾缭绕,如同轻纱覆盖,色彩深邃,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染上了青蓝色调,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
“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这里通过“画帜”和“疏棂”的描绘,暗示了小屋内可能有人居住,但又在问世间是否有人知晓此处的隐秘与美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风吹过竹林,折断了竹竿,乱云在空中飘荡,寒气笼罩,苔藓在石上生长,形成了一幅自然与时间交融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顽强。
“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这句诗通过烟、雨、夕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季节的更替,夕阳似乎也因这凉意而显得消瘦,充满了季节交替的哀愁与美丽。
最后,“牵萝未就。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诗人以“牵萝”未完成的动作,表达了对寒冷天气中有人陪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林小屋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昔闻地中山,今见天上水。
对日生虚明,光照数百里。
声将助雷行,势欲随云起。
矫矫白玉龙,人立烟霞里。
飞流何其雄,不受神禹功。
净洗下界浊,无言归太空。
精灵忽旁射,秀色溢厓壁。
动荡元化机,落星不为石。
观水复观山,万古心自閒。
愿借一泓清,鉴我尘外颜。
布邪可剪裁,衣被尽世间。
黄河之水天上来,越数千里龙门开。
龙门南东有山出,是名砥柱千丈高崒嵂。
水来不敢冲,左右互洄潏。
山石岩岩复齿齿,力有几何能胜水。
从来元气植根深,万古千秋此中止。
君不见金焦两山控海门,江水到此势已分。
不如此山当河急流处,骤如风马方群奔。
秋涛春涨,暮撞朝击岿独存。
又不见碣石遮海道,九河播合今澜倒,不如此山为障早。
柱哉柱哉立自天,功成神禹乘舟年,沧桑有变此柱终无迁。
于嗟乎,沧桑有变此柱终无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