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宫词·其六晋宫》
《十宫词·其六晋宫》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尽日南风永巷开,羊车去后玉阶苔。

谁知天上人地,亦有城南小史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人地(rén dì)的意思:形容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互适应,和谐共处。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小史(xiǎo shǐ)的意思:小史指的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进行简短的叙述,类似于一个小故事或小传记。

羊车(yáng chē)的意思:指的是车轮上没有辐条,像羊角一样的车辐。

永巷(yǒng xiàng)的意思:永远不变的巷子,比喻长期没有变化的环境或状态。

玉阶(yù jiē)的意思:指皇帝的居所,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的画面。首句“尽日南风永巷开”写出了宫中长廊因南风吹拂而门户敞开,暗示了宫中的日常和季节变换。次句“羊车去后玉阶苔”则借用了汉代皇帝出行乘坐羊车的典故,羊车一去,宫殿显得空寂,只有台阶上生出青苔,透露出宫内的冷清与岁月的痕迹。

第三句“谁知天上无人地”,运用了天宫的意象,表面上是说宫中仿佛人间仙境,实际上暗指宫女们的孤独与被遗忘,暗示了宫女们的生活如同身处无人之地。最后一句“亦有城南小史来”,“城南小史”可能指的是宫中小吏或低级官员,他们偶尔会来到这里,但这更突显了宫女们的孤寂,连这些寻常人物都难得一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晋宫中宫女们的孤寂生活和宫墙内的深深寂寞,寓言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新乐道中

村远沙迷岸,桥平水抱城。

长途愁马病,短日喜云晴。

溪口层流浅,山腰积雪明。

晚来新月白,浊酒且同倾。

(0)

六歌.洞庭波

洞庭波,欲渡不得忧如何。

岷峨六月下雪水,九江不流平如砥。

朝朝日月镜中开,时时兰芷香风起。

自从氛祲飞鲸鳄,白浪如山断衡霍。

蛟龙一夜失窟宅,昼日冥冥风雨恶。

四山阴火烧白骨,归梦无津湖水阔。

夜半寒笳吹一声,哀猿尽叫丹枫脱。

湘灵听之罢鼓瑟,九疑无路千峰黑。

一时弹断五弦琴,惆怅南风来不得。

江南日夜造楼船,澄清望断在明年。

羁客穷途谁不老,何日湖边看春草。

(0)

涉海螺山诸滩

缘溪回短棹,是境尽移情。

云日从峰变,雷霆入地生。

穿林通野市,隔岸见孤城。

祇为耽幽思,湍流绝不惊。

(0)

鹦鹉洲

公子登楼叹未归,晴川极目掩芳菲。

飘零楚客同烟树,寂寞诗魂绕鹄矶。

杨孔文章应共寿,曹刘竖子未堪依。

辽东惟有孤栖凤,不向人间炫绿衣。

(0)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

下田岁不登,所利惟稻秫。

居人悉地力,种十居六七。

西成傲百谷,暵乾遑不恤。

莎草秋狼籍,牛豕各纷出。

牧人随牧踪,夜不问庐室。

中杂鸥凫乱,唱和自俦匹。

我行水田中,田水溅我膝。

回观所历空,顿使城郭失。

远树界周遭,望尽天水毕。

(0)

宿韬光望海日

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

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濛濛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

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

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

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

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

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

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