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禅子(chán zǐ)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可用来形容心境淡泊、超脱尘世的人。
城堞(chéng dié)的意思:城墙上的防御设施。
道流(dào liú)的意思:指道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沿着一定的轨迹或规律进行。
广求(guǎng qiú)的意思:广泛地寻求、广泛地追求。
俭素(jiǎn sù)的意思:指生活简朴、节俭朴素。
临川(lín chuān)的意思:指临时担任某个职务或角色。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物役(wù yì)的意思:物役指的是物品的使用和维护。在成语中,物指物品,役指使用和维护。
下节(xià jié)的意思:下节意为下一节课或下一节事情,也用来形容时间的先后顺序。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雅才(yǎ cái)的意思:指文雅有才华的人。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置亭(zhì tíng)的意思:置亭原指在道路旁设置亭子,引申为设立检查站或设立临时机构。现多用来比喻临时居住或暂时停留。
竹雨(zhú yǔ)的意思:竹叶沾雨,形容雨点很小、很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设亭于城堞之上,表达了对简约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自足。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置身于一座隐蔽在城墙之上的亭中,这里环境清幽,生活简单,体现了诗人的品格和审美趣味,崇尚的是朴素无华的生活,而不追求过度的奢侈与广泛的人际交往。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这里通过对亭边竹木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个安静而清新之境,竹叶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新,而案几旁的杉树随着秋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家中,也能像进行远行一样,感受到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坐在亭中,诗思飞扬,同时也体会到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必为之劳累。
"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偶尔与禅者相遇,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同时,也提到了对临川(即李白)的诗作的赞赏,并希望能够酬答这份情谊。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简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