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荜门(bì mén)的意思:指儿子早早离开家庭,不再依靠父母,独立生活。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俗韵(sú yùn)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韵律,泛指通俗的诗词、音乐等。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王制(wáng zhì)的意思:指君主制度,即以王为中心的国家政权体制。
下榻(xià tà)的意思:指暂时歇脚、住宿。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应客(yìng kè)的意思:应对来访的客人或应对不同的情况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顾虎头(gù hǔ tóu)的意思:顾虎头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因为过于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闹市边缘的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首句“所居虽近市,苔锁荜门幽”以对比手法开篇,既点明了居所位置的特殊——靠近市井,却又通过“苔锁荜门幽”这一细节,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恰恰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巾舄遵王制,图书应客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的身份与生活情趣。这里的“巾舄”指的是古代男子的头巾和鞋履,暗示主人遵循传统礼仪;“图书应客求”,则表明主人不仅藏书丰富,还乐于与来访者分享知识,体现了其好学与待客的热情。
“挥毫无俗韵,下榻有名流”两句,是对主人艺术才华与社交能力的高度赞扬。通过“挥毫无俗韵”一句,诗人强调了主人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具有高雅的艺术品味,不随波逐流;“下榻有名流”则说明主人广受赞誉,能吸引众多名士前来拜访,共同探讨学问、艺术乃至人生哲理。
最后,“满壁沧洲在,依稀顾虎头”两句,以生动的想象收束全诗。这里“沧洲”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顾虎头”则是对古代画家顾恺之的引用,意指主人的居所内挂满了自己或他人的艺术作品,仿佛整个墙壁都承载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主人艺术成就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喧嚣都市中寻求心灵宁静、追求高雅艺术与深厚友谊的生活图景,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