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忠 甫 初 见 菊 开 宋 /冯 伯 规 积 雨 晓 放 霁 ,红 日 照 我 帷 。起 来 步 幽 蹊 ,金 蕊 灿 朱 扉 。芳 姿 自 妩 媚 ,微 香 袭 人 衣 。令 节 无 多 日 ,更 宜 拥 培 之 。三 径 岂 不 富 ,最 喜 先 开 枝 。此 意 谁 颂 解 ,惟 有 渊 明 知 。子 诗 正 芳 润 ,白 露 与 俱 滋 。未 □泛 杯 酌 ,且 要 涤 甘 肥 。落 英 行 可 餐 ,乐 哉 遂 忘 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杯酌(bēi zhuó)的意思:指举杯敬酒,表示亲密友好的交往。
多日(duō rì)的意思:连续多天
芳姿(fāng z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芳润(fāng rùn)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滋润宜人。
甘肥(gān féi)的意思:形容人过于安逸、舒适,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金蕊(jīn ruǐ)的意思:指珍贵的花朵,比喻美好的品质或才华出众的人。
领解(lǐng jiě)的意思:理解、理会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落英(luò yīng)的意思:指花朵凋零或落下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兴盛或美好瞬间的结束。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妩媚(wǔ mèi)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袭人(xí rén)的意思:指突然袭击或攻击他人,也可指突然陷害、中伤他人。
行可(xíng kě)的意思:表示可以行动或可以实施。
幽蹊(yōu qī)的意思:幽蹊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地方幽静、僻静,没有人迹的样子。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朱扉(zhū fēi)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正门上方的朱红色的大门。
- 翻译
- 连日阴雨后清晨放晴,红日温暖照进我的帐帷。
我起身走在幽静的小径,金色花蕊在朱红色的门扉上闪烁。
花朵的美丽自然动人,微弱的香气飘过,沾染在我的衣物上。
美好的节日时日不多,更应珍惜,悉心呵护。
虽然园中小径并不贫瘠,但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早早绽放的枝头。
这份心意谁能理解?只有深思熟虑的你懂得。
你的诗如花朵般清新滋润,白露为其增添生机。
还未举杯畅饮,先要洗净尘埃,品味甘甜。
落花可以当作美食,如此快乐,让我忘了饥饿。
- 注释
- 积雨:连续下雨。
霁:放晴。
帷:帐帷。
幽蹊:幽静小径。
金蕊:金色花蕊。
朱扉:朱红色门扉。
令节:佳节。
拥培:呵护。
三径:园中小径。
先开枝:早开的花朵。
渊明:陶渊明,古代诗人。
芳润:清新滋润。
白露:清晨的露水。
滋:增添生机。
泛杯酌:举杯饮酒。
涤甘肥:洗净尘埃,品味甘甜。
落英:落花。
餐:当作食物。
乐哉:多么快乐。
忘饥:忘记饥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在细雨过后,早晨醒来见到红日照耀,感到心情舒畅,便起床走进庭院的小径去欣赏那些金黄色的菊花。这些菊花不仅色泽鲜艳,而且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沾湿了诗人的衣襟。
诗人提醒自己,菊花盛开的时节不会持久,应该珍惜这短暂的美好,加以培养。诗中的“三径岂不富”表达了诗人对自家庭院中菊花丰富多彩的赞叹。而“最喜先开枝”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早开菊花的特别偏爱。
接着,诗人感慨地问,这样的美好谁能真正领会,只有心灵深邃的人才能理解。随后,诗人自信自己的诗作正值风味浓郁,与晨露一同滋润。这不仅是对诗艺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长久流传。
最后两句“未□泛杯酌,且要涤甘肥。落英行可餐,乐哉遂忘饥。”则表达了一种享受生活、品味美好的情怀。在这里,“未□”处应为“酒”,意为尚未将酒倒入杯中去品尝,但已迫不及待想要清洗那些肥甘厚重的食物,感受其中的滋味。而“落英行可餐”则是说散落的菊花也能像佳肴一样享用,这种生活中的小乐趣,让人忘却了饥饿,也忘却了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中简单快乐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李白
故里先人庐,翛翛数竿竹。
秋光浸归梦,可想不可掬。
拥襟坐中宵,内照惭吾独。
宦学久未归,如旅莫投宿。
行藏应自断,何必问龟卜。
年光去若流,逝者不可复。
世途多险阻,几见前车覆。
全身鉴老苏,思之非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