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宿雁起,月上暮潮生。
隔浦明渔火,遥林闻犬声。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连樯(lián qiáng)的意思:连樯是指船只的桅杆相连,表示船只缆绳相连,互相牵引,形容同道合作,共同努力,众志成城。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尾尾(wěi wěi)的意思:接连不断,一个接一个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石头城(shí tou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牢不可破的城堡或建筑,也可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口的宁静与幽美。首句“丛苇萧萧响”,以萧瑟的芦苇声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连樯尾尾行”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缓缓前行的景象,与前一句形成动静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风来宿雁起,月上暮潮生”两句,通过风动宿雁和月升潮涨的自然现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雁起潮生,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
“隔浦明渔火,遥林闻犬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江面延伸至远处的陆地。渔火在对岸闪烁,犬吠声从远方传来,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让人感受到夜晚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苍茫烟树外,不辨石头城”以“苍茫”二字形容远方的景物,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而“不辨石头城”则巧妙地引出了对历史的遐想,石头城作为古代的重要军事要塞,其形象在这里被模糊化处理,更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江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杖锡青冥端,涧壁环天险。
垂岩下陡壑,涉水攀绝巘。
溪深听喧瀑,路绝骇危栈。
扪萝登峻极,披翳见平衍。
僧逋寄孤衲,守废遗荒殿。
伤兹穷僻墟,曾未诛求免。
探幽冀累息,愤时翻意惨。
拯援才已疏,栖迟心益眷。
哀猿啸春嶂,悬灯宿西崦。
诛茆竟何时,白云愧舒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