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座山中即事二首·其二》
《九座山中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携僧缓步溪声,课仆疏筠出翠屏

泉石膏肓自许,馀生应不愧山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石膏(shí gāo)的意思:比喻表面看似完美,实际上有缺陷或不真实。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泉石膏肓(quán shí gāo hu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破败不堪,毫无生气。

注释
携僧:带着僧人。
缓步:悠闲地走。
溪声:溪水声。
课仆:吩咐仆人。
疏筠:清理竹丛。
翠屏:翠绿的屏风。
泉石膏肓:对山水痴迷到极点。
吾自许:我自认为如此。
馀生:余下的岁月。
愧山灵:不会辜负山川的灵气。
翻译
我带着僧人悠闲地漫步,倾听溪水潺潺的声音。
吩咐仆人清理竹林,让青翠的竹子展现出来,如同一幅翠绿的屏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携僧缓步听溪声”,诗人手挽禅师,一同在溪边漫步,聆听着潺潺溪水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也是对听觉的愉悦,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这里的“携僧”显示了诗人与佛法之间的亲近,而“缓步听溪声”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境。

“课仆疏筠出翠屏”,诗人指示仆从整理竹篱,竹籭逐渐显露出绿意盎然的竹叶。这一行为在诗中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在忙碌与宁静之间寻找平衡。

“泉石膏肓吾自许”,泉水潺潺,石头清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这里的“吾自许”表达了一种对自己生活选择的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认可。

“馀生应不愧山灵”,诗人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延续,未来的人生将与山灵相伴而行。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以及对大自然之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山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是一幅美丽的山居生活图画。

作者介绍

苏钦
朝代:宋

苏钦,字伯臣,一字伯承(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九),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惠州录事参军。历知闽清、闽县、新建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擢知巴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二十八年,知阆州,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卒于官。有《两汉提要》十卷(《仙游县志》卷三三),已佚。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八。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六十五

功勋密处转身难,转后家风又觉宽。

黯黯旧山青落眼,涣然霜雪洗蓑寒。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六

衲僧祇么是家风,隐显磨砻入混融。

归子返掷全归火,羚羊挂角不同功。

(0)

颂古一百则·其三十七

一唤回头识我不,依俙萝月又成钩。

千金之子才流落,漠漠涂穷有许愁。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三十四

咬定牙关,全提杀活。刳文殊胫,拔维摩舌。

更有一机,不说不说。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五十四

不是心,亦非佛。玉兔东升,金乌西没。

循环不暂停,究竟知何物。

那个男儿腕力强,一槌击碎精灵窟。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七十四

太白峰头月,寒泉水底灯。

清光分上下,千里恰同明。

一点不来翻夜雨,难谩迦叶老师兄。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