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石膏(shí gāo)的意思:比喻表面看似完美,实际上有缺陷或不真实。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泉石膏肓(quán shí gāo hu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破败不堪,毫无生气。
- 注释
- 携僧:带着僧人。
缓步:悠闲地走。
溪声:溪水声。
课仆:吩咐仆人。
疏筠:清理竹丛。
翠屏:翠绿的屏风。
泉石膏肓:对山水痴迷到极点。
吾自许:我自认为如此。
馀生:余下的岁月。
愧山灵:不会辜负山川的灵气。
- 翻译
- 我带着僧人悠闲地漫步,倾听溪水潺潺的声音。
吩咐仆人清理竹林,让青翠的竹子展现出来,如同一幅翠绿的屏风。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携僧缓步听溪声”,诗人手挽禅师,一同在溪边漫步,聆听着潺潺溪水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也是对听觉的愉悦,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这里的“携僧”显示了诗人与佛法之间的亲近,而“缓步听溪声”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境。
“课仆疏筠出翠屏”,诗人指示仆从整理竹篱,竹籭逐渐显露出绿意盎然的竹叶。这一行为在诗中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在忙碌与宁静之间寻找平衡。
“泉石膏肓吾自许”,泉水潺潺,石头清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这里的“吾自许”表达了一种对自己生活选择的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认可。
“馀生应不愧山灵”,诗人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延续,未来的人生将与山灵相伴而行。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以及对大自然之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山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是一幅美丽的山居生活图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