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重加两月,其馀概赐半。
复虑仓储少,许以银兼散。
银不足谷价,则为增其算。
饱暖(bǎo nuǎn)的意思:指人们身体饱满暖和,形容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被水(bèi shuǐ)的意思:被水意味着被水淹没或被水覆盖。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水淹没、被水冲走或被水覆盖。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仓储(cāng chǔ)的意思:指储备、保存货物或粮食的地方。也比喻储备、保存某种资源或知识。
恻恻(cè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的样子。
诚贯(chéng guàn)的意思:真诚贯穿,一直贯彻到底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经见(jīng jiàn)的意思: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老幼(lǎo yòu)的意思:指年长和年幼的人,泛指各个年龄层次的人。
偏灾(piān zāi)的意思:指灾祸只是部分地发生,尚未波及到全体,也可指某种灾难只影响了一部分人。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施行(shī xíng)的意思:指执行、实施某项政策、法令、计划等。
向隅(xiàng yú)的意思:指被逼到绝境,无路可退。
欣欣(xīn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一诚(yī chéng)的意思:指非常真诚、坦率,毫不做作的态度和言行。
迎銮(yíng luán)的意思:迎接皇帝出巡。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载道(zài dào)的意思:指道路宽广,可以容纳车辆行驶。也比喻一个人的胸怀宽广,能容纳大事。
州县(zhōu xiàn)的意思:州县指的是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国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加赈去岁山东被灾州县》。诗中表达了对去年山东地区遭受水灾后受灾州县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首句“去岁阖省丰”描绘了去年全省丰收的景象,与下文的“被水廿州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灾害给部分地区带来的严重损失。接着,“其中尚偏灾,况非所经见”表达了对灾情的同情和对未能亲见灾情的遗憾。
“而我意恻恻,如睹沟壑转”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乾隆皇帝内心的悲悯之情,仿佛亲眼目睹了灾区的惨状。接下来,“迎銮来老幼,载道众无万”描述了灾民在迎接皇上的场景,显示出百姓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饱暖多欣欣,忍彼向隅叹”则反映了灾民在得到救济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尚未得到帮助的人的同情。乾隆皇帝进一步指示要“亟重加两月”,即增加两个月的救济,并提出“其余概赐半”的措施,显示了他对减轻百姓负担的决心。
考虑到仓储可能不足,乾隆皇帝允许以银两代替部分粮食发放,并在银两不足时提高谷物的价格补贴。他强调“勤民不厌详”,即对民众的需求应尽可能详细地满足,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最后,“廿年一诚贯”表明这种对百姓的关怀和救济政策已持续多年,体现了乾隆皇帝一贯的仁政理念。同时,他鼓励官员们“有司善施行,其令吾恩遍”,希望他们能够妥善执行这些政策,让恩泽遍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具体的政策举措,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受灾百姓的深切关怀以及其治理国家时的仁政思想。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
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花院相重点破苔,谁心肯此话心灰。
好风时傍疏篁起,幽鸟晚从何处来?
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
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
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
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