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钟》
《闻钟》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钟叩三回三十六,正当十二峰前。

声如步步渐出寺,我向僧僧同入禅

数里秋林皆滴露,一江寒月欲浮烟

此时响歇更何听,佛以一音大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滴露(dī lù)的意思:形容水滴落下或露水凝结的声音。

浮烟(fú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入禅(rù chán)的意思:指人进入深入沉思、冥想的状态,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或修行。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一音(yī yīn)的意思:指只有一种声音,形容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十二峰(shí èr fēng)的意思:指十二个山峰,比喻众多人才或者人才辈出。

鉴赏

这首《闻钟》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寺庙中钟声响起的场景,以及钟声与自然景象的和谐交融,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钟叩三回三十六”,以“三”和“六”这两个数字的重复,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深邃悠远的意境,仿佛在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接着,“正当七十二峰前”,将钟声与壮丽的山景相连,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钟声以更为宏大的背景,使其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动。

“声如步步渐出寺”,钟声从寺庙中缓缓传出,如同脚步声般清晰而有序,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感觉。而“我向僧僧同入禅”,则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们一同沉浸在钟声引发的禅思之中,共同体验那份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接下来的“数里秋林皆滴露”,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林间露珠晶莹剔透的画面,与钟声的清越相映成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最后,“一江寒月欲浮烟”,将视线引向远方,江面上一轮寒月即将被轻烟环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钟声及其所引发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在钟声的引领下,诗人与读者一同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世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与升华。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和唐坚伯留题庄舍

无端世故若连环,独未忘怀畎亩间,不问落花随水远,最怜修竹伴人閒。
非求垣屋须穷僻,知爱巾车得往还。
已谕耕奴多艺秫,免教华发变朱颜。

(0)

和杨秀才二首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0)

和赵庙欲携尊赏残梅二绝

离离疎蕊抱寒条,开晚浑疑雪未消。
风雨助君悭且涩,吹将诗句淡相撩。

(0)

和赵生二首

冠月裾云佩绿霞,百年将此送生涯。
愁心别后无诗草,病眼灯前有醉花。
落笔擅场聊写意,背山临水遂成家。
也须南亩多栽秫,休似东陵只种瓜。

(0)

和周尉立春二首

新年仍复得诗交,和气排门不待敲。
藏谷寒冰犹北陆,应时甘雨背西郊。
松筠挺挺浮烟色,桃杏纷纷拆绣苞。
准拟寻春多酒肆,芳膻何必费良庖。

(0)

题指南轩二绝

老屋萧疎四五椽,瓦炉时冷断诸缘。
客来若问名轩意,莫似维摩但默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