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向荆山逢珏玉,如从渥水就骈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定交(dìng jiāo)的意思:确定交往的关系,表示双方达成了稳定的友谊或交情。
东秦(dōng qín)的意思:指东部地区的秦国,比喻远离中央政权的地方。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将迎(jiàng yíng)的意思:即将迎接或面对。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来苏(lái sū)的意思: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能政(néng zhèng)的意思:指有能力的人能够处理政务,并能够使政务得以顺利进行。
齐名(qí míng)的意思:指与某人或某物并列齐全,地位相等。
苏李(sū lǐ)的意思:指苏轼和李清照两位宋代著名文人的姓氏,用以指代两位才华出众的人。
文华(wén huá)的意思:指文采华丽、修辞华美。
秀出(xiù chū)的意思:展示自己的才华或优点。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指挥(zhǐ huī)的意思:指挥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指示、调度和协调来组织和引导工作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重次新字韵寄子瞻公择》。诗中以“古来苏李有三人”开篇,巧妙地将苏轼、李公择与古代的苏李二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二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友谊。接着,“今复齐名事亦新”一句,既赞美了苏轼与李公择在当代的声名与成就,又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超越了时空,具有新的意义。
“秀出文华喧右蜀,指挥能政接东秦”两句,分别从文学才华和政治能力两个方面,赞扬了苏轼与李公择的卓越成就。前者强调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后者则突出了他们在政务上的高超才能。通过“右蜀”和“东秦”的地理概念,进一步增强了地域间的对比与映衬效果。
“定交笑我将迎拙,垂老于君意气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结交苏轼与李公择的遗憾,以及对两人年岁渐长后仍能保持深厚友情的感慨。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似向荆山逢珏玉,如从渥水就骈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苏轼与李公择比作珍贵的宝玉和骏马,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彼此间的相互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二人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与李公择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他们个人成就的钦佩,更体现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与珍惜。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