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并 州 大 资 政 郑 侍 郎 秋 晚 书 事 宋 /范 仲 淹 太 原 兵 重 压 强 胡 ,莫 对 秋 风 忆 鱠 鲈 。万 里 天 声 扬 紫 塞 ,十 年 人 望 在 黄 枢 。定 应 松 柏 心 无 改 ,自 信 云 龙 道 不 孤 。应 笑 病 夫 何 所 补 ,独 能 安 坐 养 桑 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坐(ān zuò)的意思:稳定地坐着,不动或不离开
病夫(bìng fū)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龙道(lóng dào)的意思:指权势至高,无人可及的地位,也可以指高尚的道德准则。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声扬(shēng yáng)的意思:扬声,高声宣扬。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太原(tài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天声(tiān shē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声音或动静。
压强(yā qiáng)的意思:压力和力量的强度。
忆鲙(yì kuài)的意思:指想起过去的事情或人时感到伤感和惆怅。
云龙(yún lóng)的意思:云龙是指龙在云中飞翔,比喻英勇豪杰或高飞的志向。
重压(zhòng yā)的意思:指压力或负担很大,无法承受。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注释
- 太原:指太原地区,这里代指唐朝的军事力量。
强胡:指强大的外族敌人。
忆鲙鲈:用典,表达思乡之情。
紫塞:紫色边塞,代指边疆。
黄枢:黄色枢机,古代皇宫中象征中央决策的地方。
松柏: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云龙:比喻杰出的人物或理想。
病夫: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桑榆:晚年,引申为退休生活。
- 翻译
- 太原的军队威势强大,压制着强悍的胡虏,不要对着秋风怀念鲈鱼故乡。
广阔的边疆回荡着皇帝的威严之声,十年来百姓的期望都寄托在中央的核心领导上。
坚定如松柏的心志不会改变,深信自己如同云龙般,道路虽然孤独却不会孤单。
应当嘲笑我这病弱之人有何作为,只能安静地坐在家中,享受晚年的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为《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诗中表达了对边关军事形势的关注和对国家高层的信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坚韧不屈的品格以及对于老病之态的自嘲。
首句“太原兵重压强胡”,描绘了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军事力量的强大,足以压制强悍的胡虏,展现了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军事实力。次句“莫对秋风忆鲙鲈”则以秋风和鲈鱼的典故,暗示诗人虽身处边关,但并未因思乡之情而动摇,表现出其忠于职守的决心。
第三句“万里天声扬紫塞”,“万里”形容地域辽阔,“天声”象征朝廷威望,意味着国家的声威远播至边塞,显示了国家的影响力。第四句“十年人望在黄枢”,“黄枢”指宰相府,表达了人们对朝廷中枢领导层的期待和信任。
第五、六句“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以松柏比喻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也坚信自己的道路不会孤单,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诗人自嘲为“病夫”,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为国家贡献智慧,如同老树在晚年依然可以提供荫庇,寓意着虽不能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仍能在后方发挥余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关豪情,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己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范仲淹作为文臣的担当与气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意得不愿多,心閒本长虚。
超然适有契,天地良有馀。
颇念彭泽老,所怀常晏如。
南窗仅几何,盘薄万古初。
束带悟已往,世纷便能疏。
悬知千载情,共有三间庐。
杜子老不遇,买田赋归欤。
西山郁攒空,江水绕故墟。
衡门闭松菊,亦有琴与书。
邂逅一杯酒,安知我非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