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六》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六》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登(bù dēng)的意思:不上去,不登上。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春词(chūn cí)的意思:春天的景色和气氛;春天的诗词歌赋

登盘(dēng pán)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职位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剪烛(jiǎn zhú)的意思:指夫妻分离、夫妻生离死别。

椒花(jiāo huā)的意思:形容文辞华丽,辞藻华美。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沙尾(shā wěi)的意思:指事物末端或末尾的部分。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注释
沙尾:海滩或江边的尾部。
风回:风吹回来。
一棹:一叶扁舟。
寒:寒冷。
椒花:花椒花,一种调料。
今夕:今晚。
不登盘:没有被端上餐桌。
百年:一生,泛指长时间。
草草:匆匆忙忙,简单粗略。
都如此:都像这样。
自琢:自己琢磨。
春词:描绘春天的诗词。
剪烛:点燃蜡烛照明,古时夜读常用。
翻译
晚风轻拂沙滩,划船带来一丝寒意,
今晚的花椒花未能上桌成为菜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所作的《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除夕之夜从石湖返回苕溪时的心情和场景。首句"沙尾风回一棹寒",通过"风回"和"一棹寒",形象地展现了夜晚乘船归家时的孤寂与寒冷,以及江风的凛冽。"椒花今夕不登盘",椒花是古代习俗中用于祭祀和年夜饭的食材,此处暗示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氛围的缺失,因为椒花并未出现在餐桌上,暗寓了生活的简朴或心境的落寞。

"百年草草都如此",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而匆忙,如同匆匆过客,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自琢春词剪烛看",在除夕夜独自剪烛看书,写诗遣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慰藉,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除夕夜的孤寂心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寄上赵王枕易殿下

松桂兔园秋,谁从帝子游。

清风闻玉笛,夜月见琼楼。

旅雁复南下,官河长北流。

应怀谢庄赋,吾意老沧洲。

(0)

昭觉禅院同南泉西岩二君赋得天字

相约多幽事,频来有静缘。

法云高捧月,祗树暗藏天。

垂老堪投社,无心自会禅。

谁为息机者,默坐奕棋边。

(0)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一

海岛蛮夷亦爱琛,使君何苦遁逃深。

逢倭自有全身策,消得床头一万金。

(0)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五

大盗睢盱满国中,伊川久已化为戎。

生民膏血供豺虎,莫怪夷兵烧海红。

(0)

姜御史年九十六

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

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

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

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0)

恨诗二首·其一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

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

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