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毫管(háo guǎn)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蘅芜(héng wú)的意思:指被人长期忽视或轻视的人或事物,隐忍不言,忍辱负重。
魂交(hún jiāo)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情感深厚的友谊。
冥乡(míng xiāng)的意思:指死亡,也可指离世的地方。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塞人(sāi rén)的意思:指人多拥挤,无法进出或通过。
神魂(shén 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神高度集中,非常投入或专注。
文通(wén tōng)的意思:指文化修养广博,通达多样的知识和技能。
贤可(xián kě)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有道德修养。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 翻译
- 月亮落下,我在灯前关上北屋的门,心灵进入幽深的梦境。
醒来时,文曲星的笔管似乎带来了奇异的感觉,武则天梦中闻到的香气仿佛来自蘅芜苑。
像傅说那样被征召以辅佐君王,周公虽有贤能却不得重用,我心中遗憾为何长久。
一棵松树生长十八年才得应验,人世间的事,或许本就无需急于求成。
- 注释
- 月落:夜晚月亮落下。
灯前:在灯火下。
杳冥乡:幽深的梦境。
文通毫管:文曲星的象征,代指才思。
武帝蘅芜:武则天的代称,蘅芜苑寓指她的宫廷。
傅说:商朝贤臣,被武丁启用。
周公: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的贤臣。
通塞:通达与阻塞,指命运起伏。
人间岂合忙:何必在人世间过于忙碌。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梦》,出自唐代诗人徐夤之手。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充满了深邃意境和哲理思考的咏叹古人事业与功业成就的小品。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静谧而超脱的夜晚场景。月光洒落在灯前,北堂之中已是寂静无声,而诗人的精神则似乎飘渺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隔绝的幽暗乡村。这里所谓“神魂交入杳冥乡”,不仅表达了对远古先贤的向往,更隐含着对时间与空间超越的追求。
“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这两句诗中,“文通”指的是文学艺术的传承和沟通,而“毫管”则是古代书写用的毛笔。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这里可能暗示着唐太宗李世民,即武帝——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统与个人成就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觉后香”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即使是已经过去的事物,也能留下令人怀念的美好。
“傅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傅说和周公都是历史上的贤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能够辅佐君主、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与遗憾。
“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这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自我反省。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松树长成需要时间——的观察,提出了一个关于个人发展和时机选择的问题。在这里,“十八年”成为一种象征,意味着不急于求成,而是静待时机的成熟。
总体而言,这首《梦》是一种深刻的内省与历史的对话。诗人通过梦境这一特殊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个人对于文化传承、事业成就以及时间选择等主题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