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棒行喝,拽石搬土。象骨辊毬,禾山打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五十三首。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智慧。
“行棒行喝,拽石搬土”,这两句描述了禅宗修行中常有的激烈动作,通过“棒”与“喝”的方式,以及“拽石搬土”的体力劳动,来磨砺心性,去除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象骨辊毬,禾山打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修行的过程比作大象用骨滚动小球,或是在禾山之上击鼓,以此象征着修行者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和谐,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理解。
“沩岭牧牛,玄沙见虎”,这两句则借用了沩山灵佑禅师牧牛的故事和玄沙师备禅师遇虎的经历,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如何面对诱惑与挑战,如何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与智慧。
“吃茶赵州,面壁鲁祖”,这两句分别引用了赵州从谂禅师与鲁祖(即鲁公)的故事,前者通过简单的一杯茶,后者通过面壁静坐,都体现了禅宗修行中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最后,“争似老云门,腊月二十五”,这句话以老云门禅师为例,强调了在修行的道路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重要的是内心的觉醒与成长,而非外在的形式或时间的流逝。腊月二十五,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修行时刻或节点,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关键的内在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故事,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探索、自我超越以及对日常生活深刻的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可意人如玉
可意人如玉。
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
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
看冶叶、倡条浑俗。
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
看不足,咏不足。
曲屏半掩青山簇。
正轻寒、夜来花睡,半敧残烛。
缥缈九霞光里梦,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铜壶声促。
试问送人归去后,对一奁、花影垂金粟。
肠易断,倩谁续。
贺新郎·未是全衰暮
未是全衰暮。
但相思、昭亭数曲,水村烟墅。
只比儿儿额上寿,尚有时光如许。
况坎子、常交离午。
须信火龙能陆战,更驱他、水虎蟠沧浦。
昆仑顶,时飞度。
东皇蓦向昆仑遇。
道如今、金阶玉陛,待卿阔步。
犹恐荆人攀恋切,未放征帆高举。
怕公去、狐狸嗥舞。
江汉一时谁作者,想声声、赞祝明良聚。
天下久,望霖雨。
贺新郎·笑口开能几
笑口开能几。
把年年、芳情冶思,总抛闲里。
桃杏枝头春才半,寒食清明又是。
但岁月、飙飞川逝。
回首秦楼双燕语,到如今、目断斜阳外。
将往事,试重记。
香罗尚有相思泪。
算人生、新愁易积,旧欢难继。
水上流红无觅处,还隔关山万里。
但赢得、新来憔悴。
昨夜东风颠狂后,想余芳、尽是飘零底。
词写就,倩谁寄。
贺新郎·雪鬓难重绿
雪鬓难重绿。
但然、黄庭境界,抱藏龟六。
也向无何乡里去,白堕舟边漾渌。
算种种、尘缘都足。
争那名缰犹系绊,尽辜他、猿鹤双溪曲。
时又夏,暑将溽。
虚舟飘瓦何烦歜。
奈羊肠、千歧万折,近来纯熟。
怅望老仙烟水外,惟把江云送目。
想裴墅、碧梧金竹。
安得结庐相近傍,买闲田、数亩躬耕筑。
已梦断,大槐国。
贺新郎·拍手阑干外
拍手阑干外。
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
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
也幻出、云山烟水。
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
时可醉,醉扶起。
瀛洲旧说神仙地。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
又过雨、亭皋初霁。
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
谁念我,鹪鹩志。
贺新郎·燕子呢喃语
燕子呢喃语。
小园林、残红剩紫,已无三数。
绿叶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
又宝扇、轻摇初暑。
芳沼拳荷舒展尽,便回头、乱拥宫妆女。
惊岁月,能多许。
家山占断凫鸥渚。
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
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
且放我、渔樵为与。
从此细斟昌歜酒,况神仙洞府无邀阻。
何待结,长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