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闻雁》由宋代诗人周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群在衡阳的景象,以及对远行之雁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首句“此是衡阳第几群”,以疑问的语气引入,仿佛诗人站在衡阳之地,凝视着眼前的一群雁,心中不禁生出对雁群数量的疑惑与好奇。这里的“衡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雁栖地,古人常以此地为背景描写大雁南迁北徙的情景,赋予了雁群以深远的文化意蕴。
次句“寂寥偏杂雨声闻”,描绘了雁群飞行时的环境,寂静中夹杂着雨声,营造了一种凄清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雁群在雨中飞行,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客观景象,也暗示了雁群迁徙途中的艰难与孤独。
第三句“如今远道多矰缴”,直接点明了雁群面临的危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雁群在迁徙途中遭遇的威胁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自人类的捕猎工具——矰缴(箭矢)。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雁群生存状况的担忧,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最后一句“莫厌高飞入暮云”,是对雁群的劝慰与祝福。在面对重重困难和危险时,诗人鼓励雁群勇敢地继续飞翔,即使要穿越昏暗的暮云,也要坚持高飞,寻找安全的栖息地。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群迁徙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宜春江上寄仰山长老二首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
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
传心莫学罗浮去,后辈思量待扣关。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