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公馆即事》
《公馆即事》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庭前高树欲凌云扰扰昏鸦漫作群。

明月满天人已静,数声犹向梦中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公馆内的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几分幽深的画面。首句“庭前高树欲凌云”,以“欲”字巧妙地赋予了庭前高树以勃勃生机与向上之力,仿佛它们正努力向着天空延伸,直指云霄。这不仅展现了树木的形态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次句“扰扰昏鸦漫作群”,通过“扰扰”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乌鸦在黄昏时分的喧闹景象,它们成群结队,似乎在为一天的忙碌画上句号。然而,“漫作群”又透露出一种随意和无序,与前一句的高树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

第三句“明月满天人已静”,将画面推向高潮。随着夜幕的降临,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天空,而人间的喧嚣也随之消散,一切归于平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数声犹向梦中闻”,则以细腻的笔触收束全诗。在如此宁静的夜晚,即便偶尔传来几声细微的声音,也能清晰地传入梦中,触动人心。这里不仅体现了声音与梦境之间的微妙联系,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夜晚公馆内外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閒居漫兴二首·其二

此中深意许谁知,三径秋香正满篱。

总是白衣无酒至,忘言长似醉来时。

(0)

九日寄刘世亨侍御

去年重九共追游,今日西风两地秋。

遥想登高南望远,茱萸满眼不胜愁。

(0)

沈石田山水为于景瞻题

溪山阒无人,凝泊如有待。

满眼古清秋,舟轻不堪载。

(0)

梅花鸟

娇小青衣使,茏葱蜡瓣花。

依然香韵在,清赏属谁家。

(0)

和于景瞻王瑞之岁暮述怀兼咏梅竹二作因以见彼此之情·其二

莫看南枝与北枝,每因词赋见心期。

为怜宋老风云气,不减逋翁水月姿。

已发荣华随处赏,未开情思几人知。

一帘淡月清宵永,谁似窗前忽到时。

(0)

病还部议未许将北行

双鬓苍浪野兴生,静依疏柳听秋声。

一身未老心先老,万事无成病早成。

门巷萧条归似客,江湖飘泊住还惊。

如何岁晚青山下,犹有天涯未了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