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马 向 入 蜀 唐 /徐 凝 游 子 出 咸 京 ,巴 山 万 里 程 。白 云 连 鸟 道 ,青 壁 遰 猿 声 。雨 雪 经 泥 坂 ,烟 花 望 锦 城 。工 文 人 共 许 ,应 纪 蜀 中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锦城(jǐn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市美丽繁华,景色壮丽。
里程(lǐ chéng)的意思:指程度、进展、发展的阶段或标志。
泥坂(ní bǎn)的意思:形容行走时遇到困难,进退两难的境地。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文人(wén rén)的意思:指有才学、有文化修养的人,多指文学界的人士。
咸京(xián jīng)的意思:咸京指的是京城,即中国古代的首都,也可以泛指国都。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翻译
- 游子离开咸京远行,巴山绵延路程漫长。
白云缭绕在鸟儿飞行的小道上,青色峭壁回荡着猿猴的叫声。
雨雪覆盖着泥泞山坡,遥望锦官城繁华景象。
文人墨客共同称赞,这应是记录下蜀中的旅程。
- 注释
- 游子:指离家远游的人。
咸京: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
巴山:泛指四川西部的山脉。
万里程:形容路途遥远。
白云:象征高远和飘渺。
鸟道:指鸟儿也能飞过的险峻山路。
青壁:青色的峭壁。
遰:连续不断。
猿声:山谷中猿猴的叫声。
雨雪:指恶劣的天气条件。
泥坂:泥泞的山坡。
烟花:形容城市的繁荣景象,如灯火璀璨。
锦城:对成都的美称。
工文人:擅长写作的文人。
共许:共同赞赏。
蜀中行:在蜀地的旅行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出发前往蜀地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深厚的情感。
“游子出咸京,巴山万里程”两句开篇即设定了壮阔的旅途背景。咸京,即今陕西咸阳,历史上曾是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巴山指的是巴山脉,这里以其名代称蜀道,万里程则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白云连鸟道,青壁遒猿声”中的“白云连鸟道”描绘了山路缭绕在白云之中,仿佛连着天际,而“青壁遒猿声”则通过猿啼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幽深、荒凉的情境。猿啼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渲染山林的孤寂。
“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这两句诗则转入了对旅途天气和目的地的描绘。雨雪交加的泥泞道路形象鲜明,而“烟花望锦城”中的“锦城”特指成都,这里通过“烟花”的意象,传递了一种美丽而又遥远的景致。
最后,“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表达了诗人对旅者的期许和祝愿。“工文人”指的是才华横溢的人,而“共许”则是大家都给予赞同和期待。应纪即应验,即实践或实现。而“蜀中行”则是指在蜀地的行动和发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月十二日偶题
空庭无人风自扫,风定时闻有啼鸟。
簿书幸免苦束缚,文字何妨恣探讨。
菊汤瀹茗杂鼠蓂,瓦炉欲作风泠泠。
睡魔于此不得灵,檐间卧对山横青。
二月十七日
入春不雨忧在田,数朝乃复相属连。
今晨得晴绝可喜,病体素羸犹著绵。
杏花始开忽已落,桃李安能问今昨。
独馀杨柳故青青,乃似仍叔之子弱。
春今二月已强半,匆匆何方为羁绊。
雨虽未厌愁奈何,又听仆仆林鸠唤。
赠笔
管城封已失,少室价难高。
外作萧嵩表,中惭去病鏖。
纵横才适用,脱略已陈劳。
自分当频弃,毋庸谓不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