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出胸(chū xiōng)的意思:指心胸开阔,气度豪放,不拘小节。
词笔(cí bǐ)的意思:指笔者的才华和修养。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境物(jìng wù)的意思:指境界和物质。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和境地,物质指具体的实物。
良师(liáng shī)的意思:指教育教学中有德有才、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无尽藏(wú jìn cáng)的意思:无穷无尽的秘密或宝藏。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三)》。诗中以“人间境物无非画,笔下丹青却是诗”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赞美。接着,“流出胸中无尽藏,翰林词笔是良师”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文学在艺术创作中的指导作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艺术与自然、心灵与笔墨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本质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