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伏雌(fú cí)的意思:指女子勾结男子,共同欺骗、陷害别人。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平泉(píng quán)的意思:指平静安宁的泉水,比喻人的心境平和、安定。
情况(qíng ku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状况、状况的变化。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上巳(shàng sì)的意思: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胜游(shèng yóu)的意思:指胜利后的游览、游玩。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送青(sòng qīng)的意思:送别、送行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弼对友人陈一夔清明时节感怀之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首句“公诗常切故园悲”,开篇即点出诗人常常在诗中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流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接着“不耐红尘帽底吹”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似乎在说即使戴上世俗的面具,也无法抵挡内心的悲凉与疲惫。
“上巳风光依例好,中年情况自家知”两句,通过对比上巳节美好的自然风光与诗人中年时的个人感受,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岁月沧桑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上巳节的春光虽美,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胜游准拟随轻策,贫具惟应有伏雌”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他计划着在未来的某次出游中,能够暂时摆脱贫困和世俗的束缚,享受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然而,“贫具惟应有伏雌”一句,又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自嘲,暗示了他可能只能依靠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来维持生计。
最后,“明日城东濯缨去,平泉石上送青时”两句,描绘了诗人计划在清明节前往城东的平泉,洗去心灵的尘埃,寻找一片宁静之地,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平泉石上送青时”,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寄寓了诗人渴望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