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清 / 郑用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剥啄声何急,官书一纸来。

催科真不拙,避债已无台。

筹饷难稽日,宣威震雷

青衿谁子,举室正呼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债(bì zhài)的意思:避免债务或责任。

剥啄(bāo zhuó)的意思:剥削和压迫。

筹饷(chóu xiǎng)的意思:筹集资金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官书(guān shū)的意思:指官方文件或公文书籍。

青衿(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服装,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宣威(xuān wēi)的意思:宣扬武力,显示威严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震雷(zhèn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撼人心。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感事》描绘了一幅官府催缴赋税的紧迫场景。首句“剥啄声何急”,以敲门声急切比喻官差的到来,形象生动。接着,“官书一纸来”点明了文书催促的内容。诗人批评官府催科手段“真不拙”,显示出其对苛政的不满,而“避债已无台”则暗示了百姓无处逃避债务的困境。

“筹饷难稽日”进一步揭示了财政压力和时间紧迫,而“宣威似震雷”则运用夸张手法,讽刺官府威势之盛,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最后两句“青衿者谁子,举室正呼哀”,通过“青衿”(学子)的形象,暗示了家庭中因赋税问题而产生的悲惨气氛,全家人都在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讽刺的笔触,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官府严苛催科与百姓苦难的生活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作者介绍

郑用锡
朝代:清   号:祉亭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生辰:1788~1858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猜你喜欢

五杂组·其二

五杂组,园中花。往复还陌上车,不获已人无家。

(0)

城西放歌·其十三

安坐辕门运六韬,寇锋压境沸如涛。

收功一战民安堵,始信将军定策高。

(0)

拟复愁十二首·其七

银鞍宝校新,罗绮耀青春。

曾识官仪旧,羞看马上人。

(0)

除夜书怀

一榻陋容膝,老身兀枯株。

淹留恒鲜悰,况兹岁云徂。

儿女虽苟完,丧乱多异居。

同也久乡曲,奔走一饭驱。

凤也妻女累,近亦反故庐。

拙谋康最少,甥馆横溪隅。

阿巽孀七载,忍弃吴氏孤。

靓家食指繁,绩纴勤养姑。

市廛病株守,环偶锥刀趋。

顾我此相守,出入孙符俱。

孩乌颇机警,戏弄聊与娱。

止酒动经年,宿病无由祛。

晚餐率减半,夜枕气始舒。

宴游多却避,礼节那能拘。

亲友既少存,存者亦暗疏。

骎骎齿发敝,勉勉筋力馀。

抚事百感集,来岁知何如。

存亡且未测,艰苦焉足虞。

骨肉姑眼前,开怀尽斯须。

地炉熟春茶,明烛散郁纡。

忽忆孤山梦,风雪随吟驴。

梅花千载心,皎若沧海珠。

服之配明月,阅时终无渝。

(0)

赠古渊上人

廿年转走虎狼丛,名利荒寒到处同。

杳杳木杯鲸浪外,飘飘金锡蜃云中。

诗篇想见推敲熟,乘法争传大小通。

偶此相逢破愁寂,旃檀香里坐薰风。

(0)

离鸾篇

孤凤病且死,聘鸾以为偶。

引颈呜鸣托其后,鸾对以臆肯以首。

恶鸟啄其雏,飘风撼其巢。伏育补葺,鸾不辞劳。

雏日以长能反哺,巢日以广多牖户。

天锡寿考,既和且平。每一对镜,犹复悲鸣。

始终德义俱无愧,乃知鸾凤所以为世瑞。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