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积峰阴犹作冷,冰凝湖面未生波。
闹馀最喜心依静,淡处遥欣物酿和。
冰凝(b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水变成冰。
春晓(chūn xiǎo)的意思:春天的早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华节(huá jié)的意思:
春节。《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阳,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节曰华节、芳节、良节、嘉节、韶节、淑节。”
即景(jí jǐng)的意思:即刻看到的景象。
节度(jié dù)的意思:
◎ 节度 jiédù
(1) [official]∶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2) [administer]∶管辖,管理
南唐为 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节度 jiédù
(1) [be moderate in]∶节制调度;部署
(2) [rule]∶规则;分寸
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藻鉴(zǎo jiàn)的意思:指以某事物为镜鉴,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这首诗描绘了万寿山春晓时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春日的宁静与生机。首联“堂堂华节度无何,春晓名山试一过”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节,华美而庄重的节度在春日名山中漫步,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敬仰。颔联“雪积峰阴犹作冷,冰凝湖面未生波”通过雪与冰的描写,营造出山中清晨的清凉与静谧,同时也预示着万物复苏前的寒冷与静寂。颈联“闹馀最喜心依静,淡处遥欣物酿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即使是在喧嚣过后,也更喜爱这份内心的宁静;在淡雅之处,遥望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尾联“藻鉴何曾著尘染,却因即景倩诗磨”则以“藻鉴”比喻诗人的鉴赏力,强调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心灵的纯净与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通过诗歌来捕捉并表达眼前的景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山春晓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
浓翠生阴,零红散雨,十里春光如绣。
冷落旗亭,喧阗花市,无计了除清昼。
方试将轻袷,早惊觉、沈腰销瘦。
可怜人异从前,那禁春尚依旧。怕问故人来否。
为隔岁馀香,尚留襟袖。
紫燕来迟,碧桃开遍,前度刘郎归后。
粉蝶寻芳去,便知得、蕊香轻透。
欲觅酴醾,杏花深处无有。
廿年季夏重逢闰,匆匆立秋旬许。
翠盖花疏,缃房菂老,又说骚人初度。笛杯再举。
记朋饮湖楼,坠欢如露。
况隔沧桑,液池回首棹行处。
而今悽指藕节,只渔乡几曲,销得残暑。
位占馀分,光随太乙,相对浑忘迟暮。芳心最苦。
似为我淹流,犯风淋雨。后十一年,可能来寿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