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坡出寺脊,拱寺朱墙缭。
墙阴暗苔棘,气润栖虫号。
纳云洞闼敞,跨阜虚坛高。
依火佛在龛,荡籁钟如潮。
竹房就僧语,欲去心忉忉。
柽柳(chēng liǔ)的意思:形容人懦弱、软弱无能。
出新(chū xīn)的意思:指创新、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忉忉(dāo dāo)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不安或焦虑。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林皋(lín gāo)的意思:指山林深处的小路,比喻隐居的地方。
鸟巢(niǎo cháo)的意思:指鸟类筑巢的地方,比喻人聚居或活动的地方。
墙阴(qiáng yīn)的意思:指在墙的阴影里,比喻隐藏在背后或不显露出来的地方。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阴暗(yīn àn)的意思:指昏暗、不明亮的地方或情况,也指阴险狡诈、不光明正大的行为。
云洞(yún dòng)的意思:指高山峭壁上的洞穴或悬崖峭壁间的缝隙。
这首诗描绘了龙泉寺的静谧与庄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内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
首句“回坡出寺脊,拱寺朱墙缭”,描绘了从山坡上望见寺庙的景象,朱红色的城墙环绕着寺庙,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接着,“墙上匝柽柳,少叶多鸟巢”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柽柳树,树叶稀疏,鸟儿在树上筑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
“墙阴暗苔棘,气润栖虫号”则转向对寺庙墙边环境的描写,苔藓和荆棘生长在墙下,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虫鸣声此起彼伏,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纳云洞闼敞,跨阜虚坛高”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开阔与高耸,仿佛能容纳云雾,洞门宽敞,位于山丘之上,虚坛高耸,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依火佛在龛,荡籁钟如潮”则聚焦于寺庙内的宗教活动,佛像在龛中,火焰照亮了佛像,钟声悠扬,如同潮水般回荡,表达了对信仰的虔诚与敬畏。
“檐幡一以滉,凉月悬林皋”描绘了寺庙外的夜景,檐下的幡旗随风飘动,一轮凉月挂在树林之上,为夜晚的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最后,“群变出新态,人天归大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理解,以及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思考,群山的变化展现出新的面貌,人们与天地一同回归到广阔的寂静之中。
“竹房就僧语,欲去心忉忉”则是诗人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与内心的波动,想要离开却又不舍,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龙泉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筑岩春脉下飞泉,林阁留宾敞庆筵。
流水环阶智者乐,醇醪饮吏相君权。
和歌远属钧枢旧,禊帖间存爵里贤。
此地胜游谁复见,醉波深映六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