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抚景(fǔ jǐng)的意思:悠然观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刻。
口碑(kǒu bē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公众中的声誉和评价。
立石(lì shí)的意思:指立在路旁或田间的石头,比喻标志或警示。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披离(pī lí)的意思:指分开、分离。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诗帙(shī zhì)的意思:诗文的集子或书籍。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兴思(xīng sī)的意思:指激发思考,启发灵感。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古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首句“访古频登眺”,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频繁地攀登古迹,以求得对过往的深入了解。接下来,“扪萝一问奇”则生动地展现了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好奇,通过触摸藤蔓,询问异闻,寻找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
“山川犹宿昔,阶洞已披离”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山川依旧,岁月如流的自然景象,又暗示了古迹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通过“宿昔”与“披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抚景看诗帙,寻遗听口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在景物中寻找历史的痕迹,还在口头传说中探寻故事的真相,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这里,“诗帙”指的是古代的文献或诗歌集,“口碑”则是指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评价,两者都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最后,“于今重立石,行道共兴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在现今重新树立的石碑前,他与过往的行者共同思考着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探访古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一诗
君子远嫌,于人不知。贞女自誉,适授之疑。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白昼秉彗,乃自生怪。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岂诸谗顽,而能一一。
岂其剸割,必俟太阿。美言玮节,其伪孔多。
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骥同奔,何时而已。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可以取庸,子将證父。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无损其方,祇速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