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南 华 道 中 诗 宋 /朱 翌 小 市 荒 堤 转 ,涌 泉 春 水 悭 。频 经 石 角 铺 ,不 上 马 鞍 山 。桥 断 冲 泥 过 ,松 摧 塞 道 艰 。草 鞋 牢 踏 雨 ,更 着 一 蓑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草鞋(cǎo xié)的意思:指简陋、粗糙的鞋子,也用来比喻贫穷的生活状况。
冲泥(chōng ní)的意思:指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阻碍,需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马鞍(mǎ 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塞道(sè dào)的意思:塞道指的是道路被堵塞或拥挤不通的情况。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踏雨(tà yǔ)的意思:在雨中行走,形容勇敢冒险,不畏困难。
小市(xiǎo shì)的意思:小市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规模较小、不太繁华的市场或商业区。
涌泉(yǒng quán)的意思:形容喜悦、兴奋之情绪如泉水涌出。
- 注释
- 小市:一个小城镇。
荒堤:废弃的河堤。
转:相连。
涌泉:泉水涌出。
春水:春天的溪水。
悭:吝啬。
频经:经常经过。
石角铺:布满石头的路面。
不上:未曾上过。
马鞍山:一座山的名字。
桥断:桥梁被冲毁。
冲泥:冲刷的泥土。
过:穿过。
松摧:松树倒下。
塞道:阻塞道路。
草鞋:简易的草编鞋。
牢踏:坚定地踏。
雨:雨水。
更著:再加上。
一蓑:蓑衣。
- 翻译
- 小市和荒废的堤岸相连,泉水虽春意盎然却吝啬流淌。
我常走过布满石头的路面,未曾上过那马鞍山头。
桥梁被冲毁,只能踩着泥泞穿过,松树倒伏阻塞了道路。
穿着草鞋在雨中坚定行走,还要披上蓑衣继续前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旅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静谧。开篇“小市荒堤转”、“涌泉春水悭”,即刻画出一处被春水淹没的小镇边缘,堤岸曲折,春水奔流而过,显露出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
紧接着,“频经石角铺”、“不上马鞍山”,诗人通过对道路状况的描写,传达了行走中的困难与挑战。道路蜿蜒曲折,像是在石角间铺设,而行者并未攀登那高峻如马鞍般的山峰,反映出旅途中选择避开艰险的考虑。
“桥断冲泥过”、“松摧塞道艰”,则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不便。桥梁断裂,行者不得不涉水而行;道路泥泞,树木倾倒,阻塞了去路,使得前进变得更加艰难。
最后,“草鞋牢踏雨”、“更著一蓑还”,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雨中坚持前行的场景。湿透的草鞋紧贴脚底,行者又加上一层蓑衣以抵御雨水,显示出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旅途状况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沉着与毅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行者在春日雨中的孤独与静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