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涨挟云去,浊潮翻日来。
二水蛮乡涌,千舟粤郡回。
夷花兼邀果,远际越王台。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江口(jiāng kǒu)的意思:江口是指两条江河汇合的地方,引申为事物交汇的地方。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的意思:指的是高居而俯瞰,形容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
此诗描绘了江门的壮丽景象与地域特色,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海交汇处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
首联“清涨挟云去,浊潮翻日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江水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清晨,清澈的江水带着云雾缓缓流淌,仿佛是云随水流而去;而傍晚,浑浊的潮水翻滚着夕阳,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这两句通过“挟”和“翻”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流动感和时间的流转。
颔联“蛟龙江口出,烟树海天开”,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江口处,蛟龙跃出水面,象征着力量与生机;远处的烟树与海天相连,构成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观图。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二水蛮乡涌,千舟粤郡回”,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二水(可能指江水与海水)在蛮乡涌动,显示出地域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旺盛;千舟在粤郡回航,既体现了繁忙的航运活动,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这一联通过“涌”和“回”两个动词,展现了江河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尾联“夷花兼邀果,远际越王台”,收束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方的景色。夷花(可能指的是异域之花)与果实并存,寓意着丰富多样的自然与文化;越王台作为远方的地标,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这一联通过“兼”和“远际”两个词语,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门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