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邦宪死》
《邦宪死》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远从黄浦白波边,泪尽枯鱼黑索前。

共许相逢还几度,讵知此别即千年

白杨树下多风起广柳车中少客眠。

见说吴门塘上曲,才歌高士潸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广柳(guǎ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心情如同柳树一样宽广开阔,柔软舒适。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枯鱼(kū yú)的意思:指没有生气或活力的人或事物。

柳车(liǔ chē)的意思:指柳树和车子,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时光。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少客(shǎo kè)的意思:指客人很少,形容冷清或人流稀少。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杨树(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本质。

白杨树(bái 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多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高大、挺拔、威严等特点。

广柳车(guǎng liǔ chē)的意思:指车厢宽广,柳条垂下,形象地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车厢。

塘上曲(táng shàng qǔ)的意思: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评论、描绘或判断。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徐渭所作的《邦宪死》,表达了对故友邦宪离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远从黄浦白波边”描绘了邦宪或许是从繁华的黄浦江畔而来,暗示了他的生活背景。接着,“泪尽枯鱼黑索前”运用比喻,枯鱼象征邦宪的生命力已尽,黑索则暗示死亡的无情,诗人泪水涟涟,悲痛至极。

“共许相逢还几度,讵知此别即千年”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邦宪曾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惊愕,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成永诀,如同跨越千年的漫长别离。接下来,“白杨树下多风起,广柳车中少客眠”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暗示邦宪的离世让诗人难以入眠,白杨风起更添悲凉。

最后,“见说吴门塘上曲,才歌高士即潸然”以吴门塘上的歌曲为引,一曲高士之歌触动诗人的心弦,让他忍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动人的挽歌,展现了徐渭深厚的悼亡之情。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4)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