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贱杀何益,恩深报难罄。
公其万千年,世有天之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属于其《遣悲怀十首》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郑公恩惠的感激之情。
“弃置何所任”一句,通过设问形式强调了自己如果没有郑公的资助,将会无处依托,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孤立。
“郑公怜我病”表明郑公对诗人的疾病给予了关心和同情,这里的“怜”字用得恰到好处,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慈爱与关怀。
“三十九万钱,资予养顽瞑”则具体写出了郑公的帮助,不仅数量上(“三十九万钱”)给人以重量级感,而且用“养顽瞑”来形容诗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和安宁,“顽瞑”即睡眠,意味着诗人在经济上的压力减轻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恢复健康。
“身贱杀何益,恩深报难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即便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完全回报郑公的深厚恩惠。这里的“罄”字有满足、充实的意思,强调了回报的困难。
最后两句“公其万千年,世有天之郑”,则是诗人对郑公长久美好的祝愿,希望他的人格和功德能够流传千秋,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将郑公比喻为天上的存在,突显了郑公超凡脱俗的品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对恩人深切感激和对美好事物永恒祝愿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