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石 令 君 宋 /刘 宰 攀 辕 父 老 杂 儿 童 ,十 载 重 欣 见 此 风 。可 但 三 年 方 论 定 ,亦 由 去 日 与 初 同 。一 尘 不 染 冰 常 莹 ,万 折 难 回 水 必 东 。正 直 自 应 神 所 介 ,人 心 况 有 是 非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回水(huí shuǐ)的意思:回水是指水流向上游回流的现象,比喻事物发展出现反复、循环或倒退的情况。
可但(kě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条件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可行或不可接受。
论定(lùn dìng)的意思:根据事实或理由做出判断或决定。
攀辕(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山崖边缘。
去日(qù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已逝,不再回来。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载重(zài zhòng)的意思:指承担重任或负重的能力。
折难(shé nán)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为洁净,没有一点灰尘或污垢。
- 注释
- 攀辕:拉车。
父老:老年人。
杂:混杂。
儿童:小孩。
十载:十年。
欣:欢喜。
但:只。
方:才。
论定:评判。
去日:过去的日子。
初同:初始状态。
一尘不染:毫无污染。
冰常莹:像冰一样晶莹。
万折:无数曲折。
水必东:水总是向东流。
正直:正直无私。
神所介:神明所庇护。
人心:人的内心。
是非公:公正的判断。
- 翻译
- 老少村民聚集拉车边,十年后再见此风俗。
不只是三年后才做评判,过去的和初始同样重要。
不受丝毫污染,如冰晶莹剔透,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水总是向东流。
正直本应得到神明的庇佑,人心中自然有公正的是非判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孩子们成长变化的观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深刻体会。
"攀辕父老杂儿童"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描绘出家庭生活的情景,孩子们在父母身边嬉戏,而年迈的长者则悠然自得。"十载重欣见此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场面的珍视与喜悦,这种情境已经历经十年的时光依旧如故。
然而,时间却不留余地。"可但三年方论定"意味着即使是短短的三年,也足以让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亦由去日与初同"则表明尽管如此,某些本质和真理依然如初。
接下来的两句"一尘不染冰常莹,万折难回水必东"形象地比喻了人性中的纯洁无瑕,以及生命的不可逆转。"一尘不染"指的是心灵的清澈无污,而"冰常莹"则是对这种品质的生动描绘;"万折难回"则形容时间和命运的无法挽回,"水必东"更强调了这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最后两句"正直自应神所介,人心况有是非公"探讨的是道德与公正。诗人认为真正的正直之心是天意所授予,而在世间的人心中,却常常存在着主观的是非判断,这种判断往往缺乏普遍的公正标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更深刻地触及了时间、生命和道德等哲学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赐四十首·其八戊寅正月上出内府画册命讲官六人各题四幅分得宣庙御画二幅诗成奏上各赐银叶一包
百年壁府护仙葩,奉诏恭题睿览赊。
岂为丹青悬日月,欲凭翰墨发云霞。
叨荣乍捧银为叶,摛藻虚惭笔有花。
文学承恩逢盛典,黄金买赋未应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