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媕婀者流,复举史所记。
耕九未馀三,安得称有备。
侵寻春徂夏,益觉愁难置。
此责竟谁诿,此灾皆予戾。
百工(bǎi gō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掌握多种技能,多才多艺。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短什(duǎn shí)的意思:指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氛翳(fēn yì)的意思:指浓厚的氛围或气氛,也可以形容景色昏暗、朦胧。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丰岁(fēng suì)的意思:形容丰收的年景或丰富的岁月。
寰宇(huán yǔ)的意思:指整个宇宙、世界。
恢扩(huī kuò)的意思:恢复和扩大,指事物逐渐恢复原状并进一步发展壮大。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咎徵(jiù zhēng)的意思:指责和征召
枯壤(kū rǎng)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或地方。
六事(liù shì)的意思:指六种重要的事情或任务。
伦次(lún cì)的意思:指人物品质、能力超出一般,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麦苗(mài miáo)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幼苗。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忸怩(niǔ ní)的意思:形容因尴尬或害羞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三白(sān bái)的意思:指白头、白脸、白胡子,形容人年老。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时尚(shí shàng)的意思:指流行的、新潮的风尚和时尚的事物。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所致(suǒ zhì)的意思:表示某种结果或情况是由于特定的原因或原因引起的。
所司(suǒ sī)的意思:指人们的言语和行为都受到约束和限制。
汤水(tāng shuǐ)的意思:汤水是指煮菜或煮肉时所用的水,也可以泛指菜肴或饭菜。在成语中,汤水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核心。
萎黄(wěi huáng)的意思:指植物失去生机,变得黄萎。
闻人(wén rén)的意思:闻名于世的人,指有名望、声誉的人物。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无伦(wú lún)的意思:毫无关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遐迩(xiá ěr)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燮理(xiè lǐ)的意思:燮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合理、妥善地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信然(xìn rán)的意思:形容言行真实可信。
休咎(xiū jiù)的意思:停止责备或惩罚。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萦系(yíng xì)的意思:形容事物纠缠、缠绵不断。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元首(yuán shǒu)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在意(zài yì)的意思:关注、留心、在乎、重视
者流(zhě liú)的意思:指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的人群。
终风(zhōng fēng)的意思:终结的风。
自咎(zì jiù)的意思:自我批评或自责。
子实(zǐ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实质或核心。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的意思: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思绪纷乱,语言不连贯,缺乏条理。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进宫见路旁麦苗待泽孔亟秋禾尚未布种惄焉有忧赋以自咎》。诗中表达了对农业生产情况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首句“闻人亦有言,甲子鲜丰岁”,引出话题,提到有人认为在甲子年会有丰收之年。接着,“彼媕婀者流,复举史所记”指出这种观点并非没有依据,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在某些特定年份,即使遭遇自然灾害,也并未影响到圣明君主的德行。
“云尧汤水旱,匪为圣德累”进一步强调,即便在洪水干旱等灾害面前,圣明君主的德行不应受到指责。接下来,“此论信然乎,试思君所司”提出疑问,引导读者思考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责任。
“周官设三公,尚有燮理寄”引用周朝设立三公的典故,说明在古代就有专门负责协调管理的官员。而“矧子实元首,休咎徵所致”则强调了君主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的角色,其决策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关。
“寰宇虽恢扩,遐迩均在意”表达了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以及君主应负有的广泛责任。“耕九未馀三,安得称有备”则指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醒君主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我自去冬半,颙望三白瑞”表达了诗人从冬季开始就期盼着吉祥的征兆,即三白瑞雪,象征着丰收的预兆。“亦知时尚遥,念念频萦系”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但同时也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
“侵寻春徂夏,益觉愁难置”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逐渐过渡到夏天,诗人愈发感到忧虑难以排解。“凭舆历枯壤,终风动氛翳”描绘了诗人亲自巡视时看到的荒芜景象,风吹动着尘埃,暗示着土地的贫瘠。
“麦苗将萎黄,谷种迟布地”指出麦苗面临枯萎,而谷物种子还未播种,这反映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困境。“此责竟谁诿,此灾皆予戾”表达了对责任归属的追问,以及对自身行为导致灾害的反省。
最后,“忸怩对百工,不啻陈六事”表示诗人面对百工(工匠)时的不安,如同向他们陈述自己的过失。“短什用自咎,讼语无伦次”则表明诗人通过这首短诗来自我谴责,言语间显得杂乱无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生产和国家治理的高度关注,以及对自己职责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对实际问题的忧虑。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
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
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绦索令自恣。
月明木杪倚风啸,天暖花阴向阳睡。
儿童围绕宾客惜,倒挂横跳衒嬉戏。
豢夫每日费提举,未始时节亏饮饲。
前时忽来报之病,抱立阶前自临视。
与之柿栗不肯顾,局脚埋头交两臂。
毛焦色暗肉挛缩,斗觉精神变憔悴。
寻常忽然遇小疾,不过蜘蛛啖三四。
咽喉才下即无恙,何此不效况频饵。
今朝霜风冷入骨,早遣之问云已毙。
人情不免为伤怛,退自悔恨中且愧。
重峦复岫本其乐,大薄长林违尔志。
苦将缰锁强维絷,不究天年良有自。
遣人包裹瘗深僻,不使筋骸属蝼蚁。
西邻子平最好事,闻之搏髀叹无已。
再三惨怛来访问,归作长篇踰百字。
其词读之甚悽怆,亦谓一郁叹其死。
复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无皆偶尔。
把之庭下读复读,仰望高株一歔欷。
《和子平吊猿》【宋·文同】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绦索令自恣。月明木杪倚风啸,天暖花阴向阳睡。儿童围绕宾客惜,倒挂横跳衒嬉戏。豢夫每日费提举,未始时节亏饮饲。前时忽来报之病,抱立阶前自临视。与之柿栗不肯顾,局脚埋头交两臂。毛焦色暗肉挛缩,斗觉精神变憔悴。寻常忽然遇小疾,不过蜘蛛啖三四。咽喉才下即无恙,何此不效况频饵。今朝霜风冷入骨,早遣之问云已毙。人情不免为伤怛,退自悔恨中且愧。重峦复岫本其乐,大薄长林违尔志。苦将缰锁强维絷,不究天年良有自。遣人包裹瘗深僻,不使筋骸属蝼蚁。西邻子平最好事,闻之搏髀叹无已。再三惨怛来访问,归作长篇踰百字。其词读之甚悽怆,亦谓一郁叹其死。复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无皆偶尔。把之庭下读复读,仰望高株一歔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167c67df8842d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