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沈端节的《南歌子》。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表现怀旧之情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和感慨。
开篇“远树昏鸦闹,衰芦睡鸭双”两句,以渲染出一片萧瑟、宁静的秋冬景象。远处的树木上,乌鸦聚集啼叫,而近旁的芦苇中,鸭子安然入睡,这些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雪篷烟棹炯寒光。疑是风林纤月、到船窗。”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严冬的寒意,以及微弱的光线通过树木间隙照射进来,这种光影的变化让人联想到了夜晚微弱的月光。
“时序惊心破,江山引梦长。思量也待不思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中所激发的无尽思绪,以及面对这些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纠葛。作者的心灵被岁月的变迁惊醒,同时又被壮丽的江山引发长久的梦想,而对于这种复杂的情感,作者似乎又无从下手,只能是沉浸其中。
最后,“泪染罗巾犹带、旧时香。”则是诗人在情感的深处,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泪水浸湿了罗巾(一种用罗制成的头巾),而这罗巾上还残留着过往的香气,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南歌子》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意境超然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箭月歌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
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
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
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
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
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
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
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
摩挲此物敝埃尘,感慨从前一怆神。
道旁裋褐成衰丑,谁识飞扬跋扈人。
蓦山溪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
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
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
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
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
牛刀十九年,犹顾善而藏。
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
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彊。
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
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
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
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
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
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
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