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台二首·其二》
《燕台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聂夷中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燕台百尺,燕灭台亦平。

一种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礼贤(lǐ xián)的意思:礼貌地对待有才德的人,尊重他们的智慧和品德。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贤名(xián míng)的意思:指贤明的名声或声望。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章华(zhāng huá)的意思:指华丽、繁华的景象或装饰。

翻译
燕台高耸百尺,燕国灭亡后,台基也夷为平地。
同样是国家覆灭,但燕台尚能因礼遇贤才而留下美名。
相比之下,章华台边如今只剩下荒芜的禾黍,一片凄凉。
注释
燕台:古代燕国的高台。
燕灭:燕国的灭亡。
犹得:仍然能够。
礼贤:礼待贤能之人。
名:名声。
章华畔:章华台旁边。
空馀:只剩下。
禾黍:泛指农作物,象征荒废。
生: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兴衰更迭的景象。"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燕国的宏伟宫殿如今已然毁灭,只剩下一片废墟。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哀叹。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国能够留存其美好传统或文化的赞扬。在古代中国,一些被视为正义的灭亡国家,其遗风仍可为后世所称道,这里“一种”二字,意味深长,既指燕国,也可能泛指所有因理想而覆灭的政权。

最后两句"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通过对比强化了这种历史感和无尽的哀愁。"章华畔"是古代著名的美丽之地,而这里却用来与废墟比较,形成鲜明对比。"空馀禾黍生"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只有野草丛生,这是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声见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燕国废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明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轮回中,美好事物终将消亡的悲观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留存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聂夷中

聂夷中
朝代:唐   字:坦之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871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