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音亭》
《清音亭》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亭枕秋山窟,山明水共清。

空林逸响飞溜寒泓

谁识高深意,初无世俗情。

何当韵磬,泻此澹无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溜(fēi liū)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飞一般滑溜。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寒泓(hán hóng)的意思:寒冷而深沉的水波。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无世(wú shì)的意思:没有世界,指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人或事物。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逸响(yì xiǎng)的意思:指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韵磬(yùn qì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音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首句“亭枕秋山窟”,以“亭”为中心,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秋日山间小亭,仿佛能感受到凉爽的秋风和山间的静谧。接着,“山明水共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澈与明亮,山水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空林生逸响,飞溜落寒泓”两句,通过“空林”与“逸响”的结合,以及“飞溜”与“寒泓”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逸响”并非嘈杂之声,而是指自然界中那些悠扬、清新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溪流潺潺的水声等,它们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

“谁识高深意,初无世俗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与尘俗的淡然态度,他追求的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高远,而非外在的名利与纷扰。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更具有感染力。

最后,“何当携韵磬,泻此澹无声”一句,以“韵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音乐与和谐,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共鸣。这里的“泻此澹无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音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夜宿黄塘舟中言怀·其一

十载天涯客,风烟何处家。

乱云迷鸟道,新涨没鸥沙。

落日三叉路,春风五岭花。

尘途成底事,未老鬓先华。

(0)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其三

江郭三秋爽,乾坤万象开。

登临不作乐,衰白暗相催。

寄兴陶家菊,纵情河朔杯。

我曹狂且醉,好似习池回。

(0)

春晓曲次清风亭稿韵

晓掀珠箔迎朝阳,春思撩人空断肠。

寒多鹦鹉语犹涩,露渍荼蘼花正香。

朝来料峭凝脂冽,却忆东风去年别。

梨花开又逼清明,不道归期过三月。

(0)

客中感怀十首·其三

关山迢递古交州,消息真传解我忧。

独在异乡为异客,莫因鲈鲙涉空秋。

(0)

宫词十首·其七

君王宠初歇,宝镜为谁明。

寂寂重门掩,孤灯照雨声。

(0)

宫词十首·其六

长信多秋色,西风生翠罗。

一年将尽夜,翠辇不曾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