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呵笔(hē bǐ)的意思: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时笔触疾速,如风一般。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接踵(jiē zhǒng)的意思:接连不断地跟随或发生。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瞌睡(kē shuì)的意思:指因困倦而想睡觉
撩乱(liáo luàn)的意思:引起混乱或困扰,使人心神不宁。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写真(xiě z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逼真、真实。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雪正(xuě zhèng)的意思:雪正是指雪花飘落时,正好垂直落下的样子。比喻言行端正,正直无私。
真赞(zhēn zàn)的意思:非常赞赏、十分佩服
重案(zhòng àn)的意思:指重大的刑事案件或重要的案件。
中金(zhōng jīn)的意思:中金指的是中间的金子,比喻价值极高的东西。
瞌睡汉(kē shuì hàn)的意思:形容人打瞌睡,容易犯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送延上人归云峰》。诗中描述了去年出山时的雪景,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禅宗修行的期待。
“去年出山时,飞雪正撩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雪景图画,飞雪纷飞,显示出一种动荡与混沌的氛围。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宁静和对朋友离别的情感。
“慇勤大洪老,呵笔写真赞。” 这里写的是一位禅师的大名和他在修行上的努力,以及诗人的赞美之情。"大洪老"应该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禅师,而"呵笔写真赞"则表达了诗人对其品格和修为的高度评价。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像菩萨一样去修行,用钵(一种乞食用的器具)在江北岸上修炼。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朋友修为的殷切期望。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朋友讨论禅宗的奥义,同时也希望能够唤醒那些沉迷在世俗之中的人们。"瞌睡汉"形象生动,指的是那些对佛法漠不关心或未能深入理解的人。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这两句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朋友能够迅速超脱世俗烦恼。"沤灭冰且泮"用了水消融冰的比喻,意味着通过修行可以洗净心灵。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回到旧居后,可以继续修炼和寻访高僧的期盼。"妙湛师"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禅师。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这两句是对朋友回归后的祝福,不要有任何愁绪,因为在佛法中,生与死如同夜与旦的自然交替,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能够解决某个重大问题的祝福。"囊中金"可能是比喻着佛法的宝贵,而"了此一重案"则指通过佛法解答了一个重大难题。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雪景图画,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朋友修行的关切。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