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书事》
《早秋书事》全文
宋 / 张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城暑退叶惊秋环堵萧萧草树幽。

扫净尘心清似水,静看人态曲如钩。

一尊楚醴无敌,半榻湘波冷欲流。

午枕日斜呼不省梦魂还上五湖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省(bù xǐng)的意思:不省指不省事、不省心,形容事情麻烦、不容易处理。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楚醴(chǔ lǐ)的意思:指清澈甘美的酒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早秋时节,江城暑气消退,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带来一丝凉意。四周的环境显得格外宁静与清幽,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清新透明。诗中的“扫净尘心清似水”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如同清澈的流水一般无垢。

接着,“静看人态曲如钩”则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复杂,如同弯曲的鱼钩一样难以捉摸。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一尊楚醴醇无敌,半榻湘波冷欲流”两句,通过酒和水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楚地的美酒醇厚无比,而湘江的波浪似乎也因这半榻的清凉而更加生动。这里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享受,更蕴含着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最后,“午枕日斜呼不省,梦魂还上五湖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之中。午后的阳光斜照,诗人沉睡未醒,仿佛他的灵魂已经乘着五湖之舟,遨游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面对自然与社会时的独特感悟与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张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永平

碣石悬天柱,卢龙接北庭。

海吞滦漆白,山拥蓟辽青。

古塞燕王筑,雄关汉将扃。

威名思李广,猿臂障朝廷。

(0)

吉祥寺古梅·其五

白云开半树,香已遍晴春。

明月曾无夜,空山岂有人。

风惊飞瀑断,雪洒落花匀。

坐久石床暖,氤氲一气新。

(0)

宿金沙洞

谷口雨霏霏,樵苏向晚稀。

寒花秋尽发,孤鹤夜深归。

松定闻泉细,峰高见月微。

幽怀如有待,竟夕倚岩扉。

(0)

食蕨·其二

昔人食薇不食蕨,食蕨能令心断绝。

蕨生一一应猿啼,猿啼一声蕨已齐。

千茎万茎况雷雨,一夜穿尽春山泥。

猿啼多处蕨无数,泪痕一一应沾汝。

汝生何苦傍猿边,猿易断肠生太苦。

枝枝亦是断肠枝,下箸令人悲复悲。

我今无薇更可采,薇兮要汝长疗饥。

蕨寒薇暖薇应食,薇食令人好颜色。

夷齐食薇得三年,不死多因薇气力。

首阳一去薇香传,人言夷齐古薇仙。

薇生黄农虞夏代,不生今世因无贤。

我今食蕨当食薇,薇与蕨忘无是非。

恍惚闻猿啼左右,思与猿同三峡归。

我生与猿同性命,化为蕨兮即清圣。

断肠久矣不须啼,情返无情期得正。

猿之所在即多蕨,故食蕨能令人悲。

(0)

赠王给事·其三

读书芝阳山,子长祠在侧。

土高风淳朴,大文以为则。

灏气接周秦,含弘复金德。

治水临沱潜,七年蠲寝食。

忧旱索鬼神,五行哀失职。

奉圭祀孔虔,孳孳以稼穑。

汉江与争命,蛟龙戢其翼。

身为淇园楗,决口于焉塞。

上帝悯精诚,胼胝为沟洫。

微官免为鱼,成功告禹稷。

平生河渠书,至此得尽力。

(0)

蜀冈陵占·其二

秣陵山水多,龙蟠兼虎踞。

可惜张锦帆,未往江南去。

重华挟二妃,时巡冒霜露。

五岳与三湘,銮舆不遑驻。

胡为爱江都,天险从人据。

中原一崩裂,人人皆项羽。

好色以自强,山河诚敝屦。

李花将代杨,兴亡有天数。

君勿笑荒亡,黄泉人笑汝。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