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传夜(chuán yè)的意思:指通宵不眠或整夜不休息。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节期(jié qī)的意思:指一年中重要的、固定的庆祝或纪念活动的日子。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人上(rén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或品德方面高出一等的人。
容人(róng rén)的意思:指能够宽容、包容他人的品质。
上第(shàng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第一名之外的名次。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 翻译
- 遍历各方寻找那枯萎的藤蔓,
苦修的节操在深夜灯火中传承。
- 注释
- 诸方:各个地方。
参遍:遍寻。
枯藤:干枯的藤蔓,象征艰苦修行。
苦节:刻苦的节操。
期传:期望传承。
夜半灯:深夜的灯火,寓意修行不息。
弘景:陶弘景,古代道教人物。
登楼:登上高楼。
持棒喝:手持棍棒大声呵斥。
不容:不允许。
第三层:暗指修行的高深层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诸方参遍一枯藤"中的"枯藤"形象,常用来比喻世事的枯萎或个人命运的坎坷,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某种坚韧不拔、顽强生长的特质。诗人通过这种形象表达了一种对精神独立和坚持自我信念的赞美。
"苦节期传夜半灯"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刻苦自励、夜以继日地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情景。这里的"苦节"暗示了诗人对于学问或修行的严苛要求,而"夜半灯"则是对这种坚持不懈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弘景登楼持棒喝,不容人上第三层",则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自有境界的情趣。"弘景"作为一个人物形象,或许代表了一种精神导师或是诗人的理想化身,而他"登楼持棒喝"的行为,则显得既神秘又威严。"不容人上第三层"则表明了这种精神世界的高深莫测,它不是凡人所能轻易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个人的精神修为与自我实现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李杭州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蓟北春怀
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
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
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