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九十一漆室女》全文
- 翻译
- 全国的人都在倾听桓子的呼声,他向天哀悼孔子。
那倚着门柱的女子多么可怜,只是徒然为鲁国国君担忧。
- 注释
- 桓子: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季桓子,与孔子时代不同。
诔:古代哀悼死者的文体,此处有悲痛之意。
倚楹女:可能是指孔子的女儿或弟子,倚着门柱的形象显得无助。
鲁君:指鲁国的国君,这里特指孔子所在的鲁国。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漆室中的哀怨心情。"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桓公比喻和孔子的尊崇,表现了统治者的强大权威与文化的崇高地位,暗示女子所处环境的严苛与压抑。
接下来的"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则直接抒写女子的不幸和哀伤。"倚楹女"意指依靠门柱的女子,她的心情如同那被束缚的身躯,无法解脱。"徒为鲁君忧"则揭示了女子之所以哀怨,是因为她深陷于为鲁国统治者的忧愁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展示了一种文化与权力的强势,以及个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隐含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