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一幕,充满了田园诗意。首句“日日香泥点竹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常生活的场景,香泥轻轻点在竹门上,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次句“一双燕子避人飞”,通过燕子的动态,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燕子的“避人”又增添了几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氛围。
后两句“村寮亦有评花处,自荷春锄种紫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村寮亦有评花处”表达了乡村中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品味,即使是在简陋的村舍里,也能找到发现美、欣赏美的角落。后一句“自荷春锄种紫薇”则展现了村民勤劳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手持春锄,在春天里播种紫薇,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清末台湾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落日在烟树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
淡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
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
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
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目断远山重。
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
水调歌头·岁晚念行役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
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
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