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圣者(shèng zhě)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卓越才能的人。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所作,题为《师邵以墙头过浊醪为韵赋五绝句依次答之(其四)》。诗中,诗人以酒与友人互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独特理解。"有酒呼墙送",描述了诗人主动分享浊酒的行为,显示出豪爽和热情的一面。"此意殊不恶",表明这种举动并非恶意,而是出于真挚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将酒分为"圣者清"和"贤人浊"两种象征。"渠将圣者清"暗示朋友可能认为这酒虽然浑浊,但仍然能体现友情的纯粹和高洁,如同圣洁之人的心灵。而"冒彼贤人浊"则表示,即使酒质不佳,诗人也愿意接受并欣赏这份来自朋友的真情,视其为贤良之人的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独特人格的认可,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弃金貂祗有君。
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
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宜向醉中闻。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