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 注释
- 白日:白天。
相思:深深的思念。
可奈何:无可奈何。
青春:年轻的岁月。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份。
已无多:所剩不多。
桃花:春天的桃花。
风急:风力强劲。
鲤鱼老:比喻时光流逝,人老去。
独上:独自登上。
台城:古代南京的一座城楼。
踏歌:边走边唱的民间习俗。
- 翻译
- 白天的思念让人无奈,青春的三月已经所剩无几。
桃花在疾风吹拂下凋零,我独自登上台城聆听踏歌。
- 鉴赏
这段诗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选自《金陵杂兴》。此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日相思可奈何,青春三月已无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这最美好的季节,却无法阻挡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白日即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有限。相思,即是怀念、思念之意,这里指的是对青春岁月的留恋。而"青春三月已无多"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年轻时光不再的哀叹。
"桃花风急鲤鱼老,独上台城听踏歌。"
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来加深这种感慨。桃花在春天盛开,但在这里却被描绘为“风急”,可能暗示着时光飞逝的迅速和不可挽回。此外,“鲤鱼老”则是对生命衰老的一种隐喻,鲤鱼通常是活力与生机的象征,它们的老去意味着生命力的消退。最后,“独上台城听踏歌”,台城常指古代宫殿或高楼,此处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聆听下面传来的乐曲,或许是军中行进的鼓角声(踏歌),这种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他对外界生活的关注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